就算他有证据,他证明了自己的话,然后呢?养恩大于生恩,人养个小猫小狗还会视若己出,更何况是一个人?还是个看起来改邪归正、浪子回头的人?
到时候陆家人不但不会感激他,陆君汐甚至可能因为他的自作主张和他生气,乃至……决裂。
至于陆君浩针对顾南的种种行为,他都是猜测没有实证,说出来不会有人信,反而会被陆家人认为他别有所图。
毕竟唯一的儿子如果不是陆家人,那这一大份家产最终落到谁手上不言而喻,而他和陆君汐感情稳定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
就算他认识的陆家人不是这种会给人扣帽子的人,他相信陆君浩也不会放过这么大个把柄。
申毅拿着这么一份烫手山芋,一时没有主意,只能扔进抽屉里吃灰,直到这两天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针对顾南的舆论风暴。
刚开始他以为是陆君浩做的,但很快陆君浩非常反常的一个行为让他意识到了不对劲。
陆君浩自掏腰包找了公关公司想要压下顾南的负面新闻,而他找的公关公司和发行《昼夜》的发行公司有长期合作,被发行经理当做谈资在电话里闲聊时说了一嘴。
原本申毅还想不通,陆君浩究竟是怎么知道他和顾南抱错了这件事的,看了黑通稿后他顿时恍然大悟——
陆君浩白血病发住院时正值高二,一年后在高考前一天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因病他缺席了高考,因此才被送进私立大学学习语言准备毕业后出国镀金……
如果陆君浩的骨髓捐赠者是顾南的话,作为捐赠者,顾南很有可能因为手术后遗症缺席高考!
申毅将亲子鉴定报告放回抽屉锁好,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得好好查一查当年骨髓捐赠这件事,把来龙去脉都搞清楚,然后再考虑如何向陆君汐及陆家人交待。
这件事不再是他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一时冲动,这涉及到真相,以及,清白。
第75章 家宴
要查三年前骨髓移植手术的事比申毅想象得要复杂。
当年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和陆君浩匹配的骨髓,陆家在外网发布了奖金公告,只要检查结果匹配,会奖励捐赠者一百万美刀。捐赠者无需曝光个人信息,陆家会委托第三方完成交易,双方全程不用见面。
之所以选择在外网发布公告,是因为在国内骨髓捐赠必须遵循自愿、无偿、匿名、保密原则,无法做到让更多人主动参与检测,寻找到合适的骨髓就会很困难。
发布公告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陆家本身也没有暴露自己的信息,而是委托了国外的律师全权处理这件事。只可惜一年的时间也没能找到合适的骨髓,最后还是国内的无偿自愿捐赠者匹配上了点位。
因遵守《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医院对捐赠者的信息守口如瓶,虽然按照陆家人的吩咐给予了捐赠者最好的照顾,却不允许陆家人探望。那笔奖金还是陆家人委托医院的法务,以赞助捐赠的名义转交给了捐赠者的家人。
申毅想要查捐赠者的事,就必须从医院和法务入手,但一来时间有点长,二来医院和法务受《条例》限制,不可能主动泄露相关信息,要查明真相必须得使点手段,绕个弯子。
不过这个世界上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难事,花了点钱后申毅查到了捐赠者的信息,不出他所料,果然是顾南。
因顾南当时还未满十八岁,捐赠条件除了要符合自愿原则外,还必须征得其父母的同意,因此移植同意书上除了有顾南的签名,还有其母亲穆清的签名。
申毅看着移植同意书的复印件,抬手敲了敲穆清的签名。
两个刚出生的婴儿,连翻身都不会,甚至一度住在保育箱里,总不可能是他们自己爬错了地方。医院虽然是开门做事,任何人都能进出,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却是全封闭、无陪护、限探视的地方,这种地方连亲生父母都很难进入,更何况是调换婴儿?
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在里面工作的医生和护士。
换婴这种行为充满了主观意识,陆家人没有理由这么做,那么就只有顾南的父母会做这种事。后续调查也证实了申毅的猜测,顾南的母亲穆清,曾在那家医院任职,并且就是妇产科的护士,专门负责NICU的婴幼儿看护。
线索查到这就断了,因为穆清在三年前已离职且不知去向,身为护士的她虽然有换婴条件,申毅却找不到实际证据——二十一年前的监控早已清空,就连和穆清共事过的同事都换了好几茬,申毅能查到她的就职记录还是拜托了在人社局工作的同学。
“三年前离职失踪……这个时间也太巧了点……”申毅喃喃道,将复印件放入牛皮纸袋锁进抽屉,然后起身开车去了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