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穿之东坡妻+番外(165)

作者:奚月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家中有丧事,门口还挂着白幡,这是谁这么不打眼还来敲他家的门?

不一会儿李伯就提着一大包东西进来了,手里拿着两封信,都交给了苏洵。苏洵一看信封上的地址和名字,皱了皱眉,府城的王方王子源?这是谁?

程氏看见了,替他解疑“这位王方先生是隔壁赵家的女婿,家住青神,庆历五年五月的时候来眉山探望赵家秀才公,应张夫子所邀,在私塾教了几个月书,和仲与他家的孩子打得火热,关系甚好。听说他们家入股了我兄长的和乐楼,如今搬到了府城。因他教过和仲,我与他家大娘子关系也不错,所以顺便通知了他家,想必这是吊唁信。”

苏洵拆开王方的信看了,觉得王方虽然没什么大才气,写文章却是简单明了,真情实意,字也写得不错,很对他的胃口。他又看了看另一封信,却是注明给苏轼的,就随手给了苏轼。苏轼当着父母的面就把信拆开了,一目十行地看完,便急着打开那个大包裹,从中间取出一坛子酒,尚未揭开盖子,就闻得到浓郁醇香的酒味,连苏洵也赞叹道“好酒!”

苏洵接过酒坛子,他虽不好这杯中之物,却也是懂得品酒的,这样的好酒他从未见过,光是闻着酒香就能勾起人的馋虫,若是在东京,怕不是千金难买,没想到王家会送来这样的大礼。

苏轼说“这是十娘酿了几年的好酒,因祖父好酒,她便送来这坛酒拜祭祖父。当时她来眉山,也曾与我去老宅见过祖父,与祖父甚是投契,还为祖父酿造了一坛好酒,祖父宝贝了许久,还将自己珍藏的一只葫芦送给了十娘。没想到这才不过两三年,便已物是人非,祖父再也喝不到这样的好酒了!”

苏洵便叹道“父亲与这位娘子,皆是性情中人,极少有人能入得了父亲的眼,这位十娘定然是个不一般的人物。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她送来如此珍贵的礼物,我怎么安然收下?还是择日送回去吧!”

苏轼就劝他“十娘与众不同,她从不在乎这等身外之物,若您把这酒退回去了,恐怕她要觉得是您不喜欢她了。十娘在信中提及祖父,都是

哀悼叹惋之词,她说了,好酒需配英雄,知己不问年龄,她是以祖父知己的名义送这坛酒给我们的。”

苏洵见他不住地夸这个王家十娘,觉得好奇,问程氏“怎么我这一去,和仲喜欢上和小娘子一同玩耍了?”

程氏无奈苦笑“许是投缘吧,自王家来眉山,我带着他上门看望赵家秀才公,也不知怎么的,就和那小娘子玩到一处去了。不过十娘也是好学聪敏的,而且做得一手好菜,还通晓医理,倒是个好孩子。”

“以前我就同你说过,和仲这孩子表面看起来很有礼貌,实则是个桀骜不驯的,你看他几时搭理过那些他看不上的俗人?长此以往,恐怕失之狭隘,要让他多和同龄的男孩子玩,不要总把他关在家里,家里女人多,阴气太重。”

程氏心想你不说还好,一说我就想起来他与人打架的事。

但她没有在苏洵面前告苏轼的黑状,只是点头答应,又说起文同再次做了父亲的喜事,也算是略微冲淡了苏洵心中的悲伤之情。

苏洵把王浮送来的酒供在灵前,打算过两天去父亲墓前祭拜,再一并带去。

稍后为你更新

第88章

关于王浮的讨论算是告一段落, 晚上苏轼和苏辙一起回房睡觉的时候, 苏辙问道“十娘怎么没写信给我?”

苏轼神色促狭, 捉弄他“等你把字练好了, 她就会给你写信了。”

“二哥你的字也不如何。”

“对啊,不如何, 为兄我还要再练上六十年才堪称大成。同叔啊, 你吃这种干醋, 还不如明日早早起床练字,你看我的洗墨池,颜色比你的深多了,

我用坏的笔也有十大匣了,你还是脚踏实地, 勤奋练习吧!”

“二哥,

你比我大三岁,洗墨池颜色深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况且你天天抄书,用坏的笔多也不稀奇。十娘不给我写信,肯定因为你是兄长,她的信定是给我们两个人的,以后十娘来信,

你可不能避着我偷偷看了。”

苏轼倒是好奇“在府城的时候也没见你对十娘如此殷勤,这一回来,你倒是想起她来了, 跟二哥说说,这是为何?”

苏辙也说不上来,

先前他不怎么注意王浮,但今天的事让他意识到,十娘与他同年,甚至比他还小,却是一个有主见有行动力的人,这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其实苏家三个男人都是桀骜不驯的性子,只不过他看起来更加圆融敦和,实际上他心里也不一定看得起那些庸碌无为之辈,有才气的人大抵如此,若棱角被磨平,那也就不是天才了,泯然众人而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