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穿之东坡妻+番外(163)

作者:奚月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嗯。”映之乖乖点头,又看向三娘,拉着她的手,催促她把匣子打开。

三娘把匣子打开,里面是一摞纸笺,还有一只布偶兔子。王浮认出来那是自己送给映之的,她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每天睡觉都要抱着,还经常和它说悄悄话。

二娘把玩偶拿起来,问映之“十九娘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送给姐姐了,那十九娘怎么办呢?”

映之抱着王浮的手臂,眼泪汪汪地看着那只玩偶,似乎在做最后的道别,轻轻地说“我让十娘姐姐再给我做一个。”

二娘为她拭去泪水,把她抱在怀里。等大家的心情平复了一点,她又打开那些笺纸,仔细看了上面的内容,大吃一惊。

“三娘!你怎么把自己的菜谱都送来了?我不要这个,这是你的心血,将来你出嫁了,可以带到婆家去,有做菜的好手艺,不论如何都不会吃苦,当然我知道伯父伯母也不会让你吃苦,但这是你最重要的东西,怎么能轻易拿出来?”

“这里只是前两年我研究出来的菜谱罢了,正如你所说,爹爹和阿娘不会让我吃苦,所以你比我更需要这个,这些都是和乐楼没有的,开一间酒楼足够了。”

“我不要。”

“拿着吧。”

两人来来往往,僵持不下,无奈之下,都让王浮劝服对方,王浮却笑得打滚,在一边看戏。

二娘坚持不要,三娘也没办法,最后四姐妹在二娘的房里挤作一团睡了,第二天来上妆的妆娘看新娘满脸疲倦,脸都绿了,拿着丝线狠狠地绞了几回,把她脸上的绒毛绞得干干净净,好不容易变得红光满面,这才十分满意地给她化了一个白面红唇、吓煞人也的新娘妆。好在新娘本就长得漂亮,拿了扇子挡在面前,露出一双含泪明眸,也教人看得发愣。

二娘向祖父祖母辞行,祖父笑着,祖母哭了,握着她的手默默流泪,直到前面催了,才对她说“去吧,去吧!”

王瑾把二娘背上轿子,送亲的队伍开始吹拉弹唱,一直从衙门大街的王家慢悠悠地走向何家。

王浮看着空了的房间和不见了的被褥,心里难受得紧,想到所谓亲人,就是这样的不断离别,因为这里的交通和通信都十分缓慢,兄弟姐妹,父母子女,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次分开,最后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又会是谁呢?

二娘出嫁之后,三朝回门,满脸幸福的光彩,她的夫君何文焕把她护在身边,两人郎才女貌,甚是般配。

家里成功嫁出去了第一个女儿,赵氏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给剩下的姑娘们说亲了,三娘是她

的重点关注目标。她托了几个相熟的夫人娘子,在各家亲戚中寻摸青年才俊,拿了画册和资料一个个地问三娘,三娘脸都羞红了,几日未曾搭理她。

另一方面,赵氏也开始替王瑾关注各家的小娘子们,但家里的几个女孩儿都是美人胚子,孝顺懂事的,这就导致她不是很能看得上那些不知根底的小娘子。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过婚姻的波折,最怕儿女的婚事上不顺,于是也开始求神问佛,与梁夫人的共同话题更多了,常常约着一起去昭觉寺上香。

忙完城里的事,王浮又回到了孙家庄。音娘拿着一封信送到王浮房中,说是眉山送来的,不光王浮有,王方那里也有。王浮就觉着有些奇怪,苏轼给她爹写信干嘛?拆开信来看,大吃一惊,原来是苏轼的祖父去世了。

苏轼在信中说,六月底祖父就有风寒的表症,初极轻,不以为意,后祖父病日笃,叔祖父问过他的意见,为他请了村中人照看,并未通知程氏。没过几天,祖父就卧床不起,叔祖父这才通知了程氏,程氏连发数信催促苏洵归家,苏洵本来准备顺路拜访几个朋友,此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往家里赶,八月中旬终于到了家,此时祖父也已经昏迷不醒,见了小儿子最后一面,才驾鹤西去,因时近中秋佳节,又有乡试,苏家未发讣告,告知亲朋好友苏轼祖父去世的消息,一直停灵到八月底才入土为安,乃写信告知亲朋好友。

稍后为你更新

第87章

王浮也感到难过, 在眉山的时候, 她还去苏轼老家见过他的祖父, 那时老人家身强力壮, 拄着拐杖在村中漫游,牵着他的驴子却不骑,

驴子身上仅仅背了一壶酒, 走得累了渴了, 他就打开酒壶喝一口酒,偶尔和村人打招呼,也是中气十足, 没想到这样健康的一个老人,就这么突然离世了。

苏轼祖父送给她的一只葫芦还挂在她的博古架上, 圆润光滑, 泛着柔和的光芒。

王浮立刻写了回信,到院子里把埋在木槿树下的一坛酒挖出来,这是她八岁时酿造的一坛高温蒸馏酒,北宋是没有纯蒸馏酒的,现下的酒都是非蒸馏酒,度数很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