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穿之东坡妻+番外(106)

作者:奚月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方说“这个杨华是个精明的商人,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两败俱伤的方式对付我们王家,你们也不用过于担心,平时多注意点,别让人家算计了去,到时候就是十娘有法子,也不得不屈服于他们的淫威了。”

祖母抚着胸口后怕“这杨家是个虎狼窝啊,幸好咱们十娘聪明,才能全身而退。你们几个姑娘家,以后出门可得注意了!尤其是你,十娘。”

王浮点头答应了。

饭后王浮又单独和王方、赵氏说了庄子上要植树的事,赵氏皱着眉头说“怎么坏事一桩接着一桩,都找上门来了?”

王方安慰她“买些树苗,雇了庄子上的佃农种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种树种的不好的话,很难成活,要活下来八成,恐怕要种上十二成的树苗。”

“爹爹和阿娘不用担心啦,我已经有办法了,种树是件好事,当然要大家一起来咯!”

说句实话,古人关于节日的创意真的不咋地,就拿冬至和元日来说吧,流程差不多,吃的喝的玩的都差不多,多没意思啊,要她说,就应该搞个植树节来,让大家伙都去种树!

王方和赵氏一脸担忧地看着“嘿嘿”傻笑的王浮,不知道说什么好。

晚上,王浮照旧要熬夜,过年的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她的《和乐小报》新年第一刊最终稿还没审定,眼看着上元节出刊时间就要到了,她只能熬夜审稿。

新年刊卖得不好,可能有一部分原因在印刷上,但相比原来五十文一期,现在已经降价成了四十文一期,还有几批被送到了蜀地其他州县,反馈还没出来,想必效果不怎么样。虽然有点心塞,但王浮明白这是客观条件不允许,这年头读书识字的人太少了,不论她做得再怎么天花乱坠,客户群也不会突然扩大。好在她做这个刊物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只要尽了力就好。

其实《和乐小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虽然销量不高,但益州城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东西,先前的九宫格“数独”游戏还没人解出来,元日出的那一期又搞了什么来信征集,近水楼台先得月,益州城里的人们热情高涨,纷纷响应她的来信征集。和乐楼和赵家书籍铺门口的信箱都

爆满了,还有外地的人给她写信。蜀地因为地理优势,天府之国,又少战乱,人民比较采,王浮捧着他们的来信,有时候看上一整天都不会腻味。

王浮又拆开一封来信,这封信应该写于第二期发刊之后,讨论的还是数独问题,这个人叫做纪远,他写出了正确答案,但他家离府城比较远,所以不能亲自来领奖励。不过纪远对和乐楼的饭菜不怎么感兴趣,他在信中说,看到这道算学题,他废寝忘食好几天才终于把它解出来,之后不论吃什么都感觉味同嚼蜡,食不下咽,所以他想把自己的奖励换成一道算学题,若能把他难住十天以上,他就下定决心搬迁到府城来,给和乐楼做一年免费的账房。

王浮乐了,她知道的数学题最难的那些,现代人都还没得出答案,纪远竟然如此有自信,不过这个人应该是真心喜欢算学,简直是人间奇迹,王浮很欣赏他,于是提笔写了好几道困难的几何题,还说她会把纪远的和乐楼大宴留着,等着他从家乡搬过来。

这时,蜀地某处山中,一个隐居于此的白发老翁打了个喷嚏。

稍后为你更新

第58章

王浮忙了两天才把新一期《和乐小报》初版弄出来, 这一期以采访体报道了活字印刷的奥秘, 想必一出世就会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像这样的行业机密,

轻易不能外传, 一般是在家庭、师徒之间传承,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所以后世很多古代精湛的手工技艺都失传了, 王浮希望从她开始能有所改变。

不过在连续三天熬夜之后, 她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她学谁不好?偏偏要学大事小事一把抓的诸葛亮,再这样下去,她非得猝死不可。然而环顾四周,

发现她的哥哥们也没好到哪里去,事情交给他们的话她反而会更操心。可所有的事情都堆在眼前了, 她不去做谁做?于是她又多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培养人才。

先把熟人捋一遍, 王方还是很靠谱的,他有文化,做事认真,也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让他审稿王瑾外向,才刚到府城,

“狐朋狗友”就遍布大街小巷了,就让他负责销售王瑜呢,虽然是个书呆子, 但胜在心中有主见,只要不涉及读书写文章,

就是个不一般的聪明人,不过读书的事不能耽搁,暂时就放过他家里的阿娘和姐姐妹妹们,虽然不能插手外头的事,但也不能让她们闲着,出于人尽其用的想法,王浮给她们一人分派了一个任务。赵氏统领全局,二娘学习管家记账,三娘研究菜谱,映之负责陪伴祖父祖母,顺便带着王琛玩。几个堂哥嘛,她是不敢管的,她要是把他们都拖下水,别说宋氏要疯,二叔怕也要找她谈话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