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之蒋家小女会仙法(625)

作者:三月含芳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也因此十分荣幸的成为了,历朝历代以来,第一个同时两次扩建国库的户部尚书,与有荣焉。

与此同时,景衍亦对此次随蒋禹清出征玉滋国的一千精兵论功行赏,赐下军功财宝和土地。

国库有钱,能干的事情就更多了。

这几年国道基本都已铺了水泥,下一步就是县道了。

邮路也要开始铺展。邮路是纯粹的民生工程,只出不进。

想要不亏本,只有借鉴后世的经验,再开设一家以邮政命名的国有钱庄,以及一家专门的邮政镖局。

镖局押运货物,只会铺到乡镇一级,不会铺到村一级。

而且货物需要自己到乡镇去取,不会送到家去。

这样一来又可以减少大量的成本。

铺到镇一级的话还是没问题的,还可以减少很多资源浪费。

蒋禹清同景衍仔细讨论过后,认为此事可行,朝会时就提了出来。

百官们争论了好几天,最终还是赞同的占了绝大多数,此事便大致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细则的制定。

蒋禹清直接参与主导,一连忙了半个多月,总算定下了大致的实施管理细则。

之后就是具体的实施推广了。

景衍先是发布诏令,贴出告示。同时让京都时报头版头条刊登,大夏即将开通邮路的相关事情。

百姓们听说以后可以自由的写信和寄东西给远方的亲人朋友时,个个都高兴坏了。

说陛下和娘娘真的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开通邮路又需要一大批的从业人员。

比如专门的押运分拣人员,还有邮差。

邮差每个县里设两个了,负责来往信件的投递,光是这一项,就能增加不少工作岗位。

邮路是一个巨大而且艰巨的民生工程,全部建成完善的体系,起码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是急不来的事情。

等忙完了这件事,蒋禹清打算好好陪陪几个孩子。

这些年经常东奔西走,陪他们时间很有限。

作为母亲,她心里还是很愧疚的。

然而这一忙,就忙到双胞胎过完了周岁。

蒋禹清总算倒出些空来,打算带着三个孩子去泰安农庄小住几天,顺便也陪陪老人们。

母子几人,轻车从简,只两名护卫和一辆青布马车,就出了京城,一路往泰安农庄跑去。

然而,还没跑走多远,打路边蹿出来个老太太,往马车前面一扑就躺下就不动了。

幸好马儿走得慢,才没有一蹄子踩上去。

婆子扯着嗓子大声的嚎哭:“我的老天爷呀,来人啦,撞死人啦,我老太婆起不来了呀!”

蒋禹清掀开帘子,好笑看着躺在地上打滚的老婆子,得,碰瓷儿碰到她头上来了。

第299章 秘折

蒋禹清自马车里探出头,右手轻轻一动,一条青绿色的东西就飞了出去。

落在老太婆的脚边,随后紧紧的缠在了她的脚腕上。

奕奕自马车里探出小脑袋,指着老婆子的脚惊讶的说:“呀,老婆婆,你在脚上养蛇啊?”

此时老太婆也感觉到了脚上的不对劲,坐起来一看,见脚腕上缠着一条小镰刀把子一样粗细的青绿小蛇。

那蛇头呈三角形,正嘶嘶地吐着信子,仿佛在想要从哪里下口一样。

那婆子被吓得七魂丢了六魄,尖叫着跳起来,拔腿就跑,速度那个快,活像被蛇追似的。

全然想不到,几秒钟之前,她还在地上打着滚,嚎叫的起不来。

几个目睹了这一切的路人,面面相觑。庆幸马车里的这位夫人是个幸运的。

否则让这刁婆子赖上,只怕没有十两八两银子怕是脱不了身。

见刁婆子跑了,小荆收回自己的枝条,温顺的缠回到蒋禹清的手腕上,做回那个完美无瑕的“绿玉镯子。”深藏功于名。

马车顺利的到了泰安农庄。

长辈们见到他们的到来十分高兴。

尤其是太上皇,第一时间就拉走了奕奕。

皇家重嫡长子长孙,太上皇也不例外,虽然他也很喜欢双胞胎,但在他心里最重要的还是奕奕。

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自打蒋禹清回宫后,就搬来了农庄。

除了双胞胎满周岁时回宫小住了几天,之后就又搬了回来。

每天跟着农庄里的老头老太太们摘摘果子种种地,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

时值九月下旬,老兵们自己改良培育的晚桃也成熟了。

一群人挑好的摘了一篮子回来,在溪水里洗干净,又起身去枣园,打算去打些秋枣。

还没到,老远就听到枣园里闹哄哄的。

一个老兵跑来报告,枣园里抓到一个偷枣的老贼,打了大半背篓的枣。

老兵们拿住她,她就撒泼打滚,众人也拿她无可奈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