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布莱总理打算对这件事冷处理,可陆军部长布朗热将军却不愿让他如愿。将军掀起了一场狂热的民族主义运动,要求立即宣布总动员,局势这样紧张,若是法国这样做,那和直接宣战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两国的外交官在柏林和巴黎进行着对话,但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外交官们的交流当中也带上了不少挑衅和恐吓。人类曾经因为比这更渺小的理由发动过战争,因此这一次看上去,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四月二十五日,布朗热将军在内阁会议上要求法国政府立即对德意志帝国发出外交照会,要求德国立即释放施内贝勒,并赔礼道歉,这样的一封照会就等于最后通牒。
内阁进行了投票,最终戈布莱总理获得了胜利,以六比五的微弱多数否决了这项提议,可这样的投票结果,已经暴露了内阁的严重分歧,戈布莱内阁仅仅成立了半年,又走到了垮台的边缘。
可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危机的结束竟然和开始一样毫无预兆。四月二十八日,根据德国的老皇帝威廉一世的命令,施内贝勒被释放并遣送回法国,这场危机戛然而止。
关于德国举动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人声称这场危机不过是俾斯麦用来在德国国会通过一份新的大额军费法案所玩弄的诡计;也有人认为俾斯麦对《再保险条约》失去了信心,他无法确信如果德国和法国爆发战争,俄国将会置身事外。
但无论原因如何,这样的结果让布朗热将军成为了民族英雄,而让戈布莱总理和其他的政治家们看上去就像拙劣而又胆怯的小丑。布朗热将军的支持者们纷纷宣称,俾斯麦是被布朗热将军所吓退的,虽说反对布朗热的政治家们对这种可笑的说法嗤之以鼻,但他们也实在是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来,毕竟柏林的俾斯麦侯爵可不会在报纸上就此事发布一个辟谣的声明。
吕西安并不认为俾斯麦的行动和布朗热将军的表演有任何关系,在他看来,布朗热将军实在是走了一步险棋——经历了十几年的政治混乱和拨款不足,如今的法国军队质量比起1870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旦法德两国爆发战争,那么法国能够在边境部署的军队刚刚超过德国人的一半。这将会导致比1870年更加可怕的军事灾难,德国人将再一次在香榭丽舍大道上阅兵,而布朗热将军会像拿破仑三世皇帝和巴赞元帅一样遗臭万年。
政治有时候就是一场赌博,玩家需要有闭上眼睛从二楼的阳台上跳下去的勇气,如今布朗热将军赌赢了,那么他就是法兰西的英雄,伟大的“复仇者将军”,而内阁和政府则声名扫地。也许他的行为鲁莽且不负责任,但只要他赢了,那么这一切都会被忘记。
“希望他就像这样一直赢下去吧,”吕西安心想,“什么时候他的手气开始变坏,他就完蛋了,这是拿破仑也不能逃脱的命运。”
吕西安的议员办公室位于路易大帝街和歌剧院大街的交汇处,他包下了一座三层建筑的一层,有十几个雇员为他服务,他们负责回复各种信件,为他安排日程,搜集新闻和信息,并接待来访的客人。
他让马车停在距离办公室还有几个街区的地方,步行走完了最后一段路,从后门进了办公室,以避免遇到在候见室等候的访客。他曾经亲身坐在过这样的候见室里,对一些访客的难缠深有体会。
吕西安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下,按铃召唤自己的秘书。
门被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个高瘦的年轻人,戴着眼镜,留着两撇整齐的小胡子。这位亨利·莫雷尔,是半个月前开始为吕西安服务的,他是索邦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想要从政,因此选择了议员助理的职位。他对自己的老板抱着艳羡和崇拜的态度——吕西安和他的年龄差不多,却已经是国会议员了。对于莫雷尔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吕西安的成功给他指出了未来可能获得的一切,因此他在老板面前表现的兢兢业业,希望未来前程远大的吕西安能够在适当时候提携一把自己。
“有什么新闻吗,亨利?”吕西安将帽子扔向写字台对面的沙发,而后随意地斜靠在桌子上。
“是布朗热将军,他今天在枫丹白露发表了一篇演讲。”莫雷尔从手里拿着的文件夹当中抽出两张纸,“这演讲会发表在今晚的晚报上,我们提前拿到了相关的内容。”
“看来我们这位英雄将军,不让本届内阁解体是不会罢休的。”吕西安伸手接过那两张纸,“让我看看他又说什么了。”
他将演讲的内容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脸色越来越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