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329)

作者:临西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二人正在愁眉不展闲聊。

把这话听到耳中的娄姝却眼睛亮起来,她似乎找到了跟这位县太爷‘套近乎’的办法!

因此,娄姝赶紧问道:“县太爷,你们江县很需要人才?”

陈庚年惊讶的看了她一眼,随后点点头:“对,很需要,而且是越多越好。娄小姐可有门路?你放心,若是这些人才愿意来江县,我做主,给他们付原来两倍的工钱。”

江县是小地方,想要吸引人才,不给好的福利待遇,是完全吸收不到人才的。

毕竟这种高级人才,肯定能混的非常不错,人家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到江县这种小地方?

两倍的工钱,人才越多越好!

娄姝闻言一时间都忘记了装沉稳,慌里慌张说道:“我有门路,肯定有门路的!而且这事儿你算是找对人了,你要是找我哥,他都不见得能给你带人才过来!县太爷你等着啊,我这就回凉州给你带人才过来。”

说完以后,娄姝竟然就这么上了马车,然后让仆从驾车风风火火回了凉州。

陈庚年和富春面面相觑。

这官家小姐,方才看着还挺沉稳,现在一看,似乎是个跳脱性格,她真的能给江县招来人才?似乎,不是很靠谱啊。

但娄姝真的靠谱了一次!

凉州,出了名的‘苦寒边境’之地,而这地方还有个作用,就是‘流放’。当时处置郑文峰的时候,陈庚年就是把他流放去了凉州苦役场。

毫不夸张的说,凉州苦役场,其实就是一个‘大型人才资源库’。

因为只有本事大的人,犯事儿了以后,才有资格被不远千里流放在这里。像是一些官员、当兵的、有钱商贾等等,而他们流放到这里,一般也会有家眷跟随。

久而久之,在苦役场附近,就集成了一个‘流放村’。

这个村子的人,基本都有家眷在做苦役。苦役又是个很劳累伤身体的活儿,所以他们常年需要赚取医药费,给家人治病。

可他们是流放家眷,按照规定,是不能做一些体面活儿的。

只能靠着一些微薄营生赚钱。

娄姝这些年做生意,虽说总是赔钱,但她能各种行业生意都做,就是因为认识了流放村的民众。

因为娄姝并非官身,又有钱权,所以和这些人打交道也不必忌讳。反倒是娄献作为知府,需要避嫌。

一路坐着马车离开江县后,娄姝回到凉州,只休整了半天,就迫不及待去了流放村。

这里比曾经的江县还要惨烈,到处都飘着难闻的中药味。人们穿的蓬头垢面,早就忘记了当年的体面生活,大多数都因为常年被流放做苦役,被抹去了生活的信念,所以只能惨淡的活着。

“娄小姐来了!”

“她这次还要招人吗?要招什么行业的?”

“娄小姐心好,招收咱们去干活儿,给的工钱也高。但是她不会经营,咱们又不能进城里帮她干活儿,所以她一直在赔钱。”

“唉,这次我就不去了。”

大家互相议论着,脸上都是苦涩。

可很快,又有消息传来:“娄小姐这次,要招好多人,什么人才都要!冶矿打铁的,织布纺纱的,训练民兵的,郎中看病的,统统都要!而且给的工钱直接翻倍!”

工钱翻倍!

这下,整个流放村的人都轰动了,大家纷纷朝着村口赶去,神情激动。

他们太需要钱了啊,需要钱给家人买药!

“大家不要挤,我先说清楚,这次不是我招人,是代替一个朋友来招人的。工作地点不在凉州,在距离凉州一二百里之外的一个小县。”

见来的人很多,娄姝不得不提高声音解释道:“工钱确实是翻倍,他们那边需要大量的人才,但需要你们暂时离开这里,换个地方生活。”

工钱翻倍,这点确实很诱人,但搬离这里的话,如何照顾家人?

有人犹豫,但也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他们这些年和娄姝打过不少交道,对于心地善良的娄小姐很是信任,既然能赚钱,为什么不去!

他们赚到钱了,在苦役场劳作的家人才能治病啊。

“娄小姐,我和我妹妹,以前在京城的绣纺里学习过织布,我们纺纱织布的技术绝对没问题!”

“我虽然断掉了一条胳膊,但我上过战场,也带过一队兵,我可以训练民兵!”

“我在京城的时候,曾经给道士们冶矿炼丹!”

“娄小姐,我以前在太医署,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很多疑难杂症我都会。”

“我以前在工部修缮皇宫殿宇,我父亲负责修路。”

“娄小姐,我在军队冶炼铁盔甲,炼铁的差事我肯定能干。”

“我以前是烧陶工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