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和当地的百姓们沸腾了,大清是他们的宗主国,那他们请求大清在这里驻防保护他们没有问题吧?
于是由国王带头,当地王公贵族以及百姓们紧随其后,纷纷为赶跑洋人的大清水师官兵们献上珠宝香料,请求宗主国大清派官兵驻守在当地,他们是真的怕洋人们再回来啊!
胤禔不敢做决定,但直觉上觉得淡马锡这个咽喉还是应该握在自己人手中,于是就整理了收到的珠宝香料,凑了两船,派人先行回航,还专门赶在万寿节前夕回来。
胤禔是这么想的,在万寿节上为康熙送上一船的珠宝香料,康熙肯定会非常高兴,一高兴就会同意派兵来淡马锡驻防了。
弘晖手里拿着信件,偷偷看了一眼康熙,觉得他汗玛法此时并不像是高兴的样子。也不能说是不高兴,只能说这个高兴里面大概掺杂了些许琉璃渣子。他只能说,不亏是大伯,都会替汗玛法安排妥当了!
康熙看着手里的两份清单,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虽说两船东西都给他,他大体也是如此安排,可是老大替他安排好了,安排……好……了……
老大这个逆子……这是出去了就心野了?
幸亏胤禔此时远在南洋,不清楚康熙的想法,不然得说六月飘雪才能洗刷他的冤屈,他是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单纯想着给大伙分一分。再说了,大头他也已经给他汗阿玛了啊!
只能说,康熙的心,海底针。
康熙虽然心里略有些不舒服,但也没有改变胤禔的安排,而是派人去把胤禔分好的东西,给各府还有各宫送去。
安排完之后,康熙就派人传召胤禟跟胤祥顺带还有常宁进宫,最后想了想又把胤禛和胤祺加上了。
等人进宫的空,康熙也没有心思批折子了,看着在一旁瞪着眼睛看着他的几个孙子们,不由升起了一些考校的心思。
“胤禔的信刚刚你们也都看了,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说完,康熙端起书案上李德全刚刚准备好的温茶浅浅的抿了一口。
弘昱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也没想到他阿玛竟会如此,他也不清楚他阿玛到底是怎么想的。
弘晖想了想,才开口道:“汗玛法,孙儿觉得咱们应该派遣官员还有八旗将士们过去,最好还有礼部的大儒们过去。”
康熙看了看弘晖还有听到弘晖的话纷纷疑惑的看向弘晖的弘晴等人,颔首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弘晖道:“既然满喇加是我们大清的属国,现在又请我们帮忙驻防,以防洋人再犯境,那我们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实际上起到了守护那里的安定的作用。”
“天时地利人和,那里是我大清的地方,没道理我们不派人过去驻守治理的。至于派遣礼部的大儒过去,孙儿认为那里也需要教化,让那里的百姓学习经典,识字知礼,增加那里的百姓们对我们的文化认同感,未来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到时……”
弘昇听着弘晖说的话,逐渐明白了弘晖的意思,不等弘晖说完,就迫不及待的开口分享:“到时就能淡化当地王公们在当地的影响,增加当地百姓们对于大清的认同感,就不再是先有满喇加才有大清,而是直接就是大清了。”
其余人听完也是若有所思的样子,弘晴仔细思索了片刻补充道:“那这样的话,还是要征募一些举子秀才们过去辅助大儒们进行教化的。”
弘昱道:“可以先鼓励商人们过去经商,等到后来就可以试着迁移那些愿意去南洋的没有土地的百姓们过去安家落户。”
“皇上,几位爷到了,正在殿外等候。”弘昱话音刚落,门口守着的小太监就进来禀告。
“让他们进来。”康熙颔首。
常宁身后跟着胤禛和胤祺以及胤禟和胤祥,几人联袂进殿给康熙请完安后就站在一旁等着康熙吩咐,他们还不清楚康熙突然叫他们过来到底所为何事。
常宁正欲开口询问康熙,康熙就开口了。
“弘晖,你给他们说说你大伯的派人送来的信件上写了什么内容。”
弘晖闻言站出来道:“孙儿遵命,今日大伯派人送信回来,信上说……”
弘晖正想说出来刚刚他们商讨的想法,被康熙截断了。康熙看向常宁等人道:“你们怎么看?”
常宁听完弘晖的话后,就想说说自己的看法,被康熙打断了,现在终于能说了,几乎是康熙话音刚落,常宁就出声道:“皇兄,臣弟有话要说。”
康熙颔首。
常宁继续道:“臣弟认为我们应当应当地臣民们所请,派兵驻守当地,维护当地臣民们的安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