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最重要的是通过与校长的洽谈,对学校来的教职工可以打折出售,来咨询认购的教职工也有很多。
没过几天,许贝朵在学校的办公室里面听同事们八卦的时候,就听到了很多不一样的说法。
“小许啊,我听说你现在也是住在咱们学校的宿舍楼里面。你这么年轻,现在外面都在传呢,等分房怕是等不到了。”
办公室的老大哥连连感慨:
“小许啊,你这个年纪等着分房,怕是真的没什么希望了。现在人家要在学校附近修楼房呢,条件可好了!”
“就是!周末我们还去看了他们那个样板间,人家那个装修,修的是真好呀!”
许贝朵心虚地听着,并没有透露出自己就是样板间的主人。
看来样板间的装修真的吸引到了很多人的目光,很多等着分房的附近单位的职工,也都相约着一起过去看看新楼盘的宣传。
学校附近还有医院厂区等等各种单位,很多单位的职工家小孩未来也是会在这里上学的,他们的孩子离自己家的单位家属院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住到学校的家属院里面,毕竟家属院主要都是给本单位的职工供给的。
虽然也有少量人出售家属房,但是价格到底合不合理谁也说不清楚,谁也不愿意在买房子这件事情上吃亏。所以家属大院这种房子,它的成交量非常低。
现在可好了,学校附近就有一个还据说还会装电梯的楼盘,只要花钱就可以买,离学校又近,环境又好,而且最重要的它是高层楼房。
县城里哪有人住楼房呀?即使有也是很早之前的一批老楼房,住的都是多年前非富即贵的人。
楼房在县城人眼里面,那是一种很奢侈的住宅。
而且楼盘还展示了样板间,据说这个楼交付的时候样板间的样子就是他们能拿到房子的真实模样,一丝一毫都不差。
只要看了样板间人们的心就飘荡起来了,本来只是跟着同事过来看看热闹吃吃瓜,没有想到自己真的为这个房子非常心动。
在许贝朵的提议下,陆淮宁紧急抽调人手,成立了一个售楼部。
售楼部里有专门负责接待有认购需求的人,向他们介绍这个项目,并且分发印制了很多宣传册,让他们可以带回家,并且传阅给其他人。
许贝朵高高兴兴地规划:
“咱们这个新楼盘配套特别好,离百货大楼也不远,离学校很近,离最新的大型的农产品商城也很近,总之就是出行、上学和生活都很方便,这个配套基本解决了所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她又补充道:“学校正对面那块地暂时还没有办法动工,但是它的规划我已经想的七七八八了,以后这里只会有更好的配套,更好的资源。”
陆淮宁拿到的这块地其实地块并不小,然后这次建楼只建两栋,所以只占了这个地块的一部分。
毕竟第一次售卖这种居民楼盘还是担心有风险,所以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楼盘的名字也定好了,就叫“理学府”,很多楼盘的命名都特别有意思,这名字还是许贝朵想的。
很多楼盘命名的时候,名字都起得非常高大上,比如皇家某某园,罗马某某城,维也纳某某厅,这种风格一般属于外国命名法,主打一个欧式洋气。
还有一种中式命名法,一般叫某某府,某某阁,某某坊,某某庐,主打一个诗意盎然的感觉。
而占着全区的房子那就更不得了,名字一定要千方百计的靠上学区。
“理学府”这个名字就沾了所有的边儿,靠上了学府两个字,看起来非常的厉害,十分有文化,而且给人一种在这里伴读的感觉。
这个楼盘的品牌以后还是可以继续的,只要第一期卖的好就可以继续开发第二期,如果第一期卖的不好就及时止损,也没有关系。
陆淮宁每天都被许贝朵的小天才想法震惊住,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种套路都是从哪儿学的呀?反而还是很有效啊,很多人冲着这个名字居然慕名而来参观,随手拿走一张宣传单,就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观,好多人都想看看这个理学府到底是什么样子。
手续进入了审批流程,前期的准备也开始了,梁叔的车队竟然有些忙不过来。
因为这阵子多少赚了一批,梁叔想扩大车队规模,又新添置了几辆大货车,但是司机却不够了,司机每一个人都来回倒班,但有一些车实在缺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