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最尴尬的是喊出去没人回应。
气氛一时尴尬,许贝朵决定使出杀手锏——
她提起大喇叭,使出了流传千古,屡屡有效的拉客方式:
“送鸡蛋嘞!来样板间看装修送鸡蛋嘞!拉一个邻居来看多送一个鸡蛋嘞!!!”
闻言,外头人声攒动……
许贝朵紧急给许黑豆下达命令:
“黑豆,立刻去一趟澜水村,告诉乡亲们,姐要收鸡蛋!”
“有多少收多少!”
“让村里的母鸡抓紧开始生产!”
母鸡:???当我们是生产队的驴嘛?
第28章 大型商超
许黑豆听他姐的指示,雄赳赳气昂昂,带着一个司机和大货车直接开到了澜水村里。
澜水村最近新鲜事儿太多了,村民们已经能经得住吓唬,就算再来十个皇冠轿车,村民们都见怪不怪的,只是会手里捧着瓜子儿,围上前来看热闹,吃吃新瓜。
人都麻了。
一听有大货车发动机轰隆隆的声音,村里爱看热闹的人便都聚集在了村口。
“瞧瞧,又来人儿了。”
“自朵朵回村里,热闹了嘞。”
没想到大货车上走下来的是许黑豆这小子。
许黑豆拿起祖传大喇叭,站在村口宣布:“本村福利,本村福利!”
“朵朵姐让我带着大货车过来,在村里收鸡蛋啦!”
村里人都愣住了,鸡蛋在村里是一种很珍贵的物资,家家户户都有,家家户户也都接受用鸡蛋来换别的东西。
一家一户顶多喂十几只母鸡,再多了就管不过来,而且喂母鸡基本都是用剩饭剩菜和粮食喂的,粮食很珍贵,喂的太多了反倒心疼粮食。
一只母鸡最多一天只能下一个蛋,而且并不是每一只母鸡每天都会下蛋,所以鸡蛋的产量并不高。
每家每户总是习惯用鸡蛋,出去在集市上换东西,所以鸡蛋的数量没有囤积多少,永远比较稀少。
听到收鸡蛋的事情,村民们都不以为意,把鸡蛋带走了,他们还怎么拿鸡蛋出去换东西嘛!
一般来村里收购东西的商户,都是用一个特别便宜的价格低价收走,然后拉去县城里面高价卖掉。
村民们当然都知道这种套路,但是苦不堪言,却无法拒绝。
因为每年秋收之后,如果是大件的农产品或者很重的粮食收获下来之后,往往可以堆积一整个院子,放得满满当当。
这些东西对村民们来说,想要把它们运出去,实在是无能为力。一般村民都没有车子,日常运货拉货都靠蛇皮袋子硬背着,这么多这么重的农作物,他们没有方便的条件运输到县城,更没有门路去售卖。
因此每当有大货车来收购东西的时候,村民总是恨得牙痒痒,和来收购东西的商人来回拉扯,讨价还价,但是最终结果都是类似的,还价让利一点点,一年的收成就这样以廉价的收入结束了。
村口的几个大爷连连感慨道:
“这娃咋想的嘛。收粮食的话,咱们按斤卖,还用得到你这大货车,可要是收鸡蛋,谁舍得啊?我们自己提着去集市就换了,怎么可能白白亏了给你!”
许黑豆在被打发来之前,许贝朵简单的调查了一下现在县城里农产品的物价。
关于在村里收购农产品的事情,许黑豆不读书后就在帮忙,深深有感触。
他们家里就是三代务农的,在村子里每年靠天吃饭,就靠地里那点收成过日子。
可是每年不管收成好还是不好,来村子里收农产品的商户,根本不管农民的死活,永远在无限的往低压价格。
农民们每每苦不堪言,有时候一年下来,费了辛苦,收成却少,可是卖的价钱还是一样,只能自认倒霉,老天不给活路。
尽管澜水村的地理位置很好,已经在离县城很近的地方了,但是如果要农民们一个个身上背着蛇皮袋子,去县城里面零碎售卖自己的农产品,既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也没有门路。
更何况大量的农产品,尤其是水果类的,从树上一摘下来就得赶紧在一定期限内卖掉,如果过了时间,这些农作物就会在地里腐烂。
如果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或半年的农作物,直接坏在地里,这简直堪比要了农民的命,没有一个人会不心疼,不难受。
所以尽管有大量的压价行为,农民为了自己一年辛辛苦苦劳作的收成,也不得不将他们全都廉价卖掉,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许贝朵听了这些背后的故事,也感慨道:“其实咱们村子离县城特别近,运输的成本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