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知为何,也许是为了夏玉娇的心理健康,也许是出于某种兔死狐悲的情绪,也许是潜意识想要收拢人手……
夏稻花总觉得,她应该拉这个女乞丐一把。
租完了房子,夏稻花又给女乞丐又留下了三百个铜钱。
这些钱虽然不多,但若是省着点花,应该也够女乞丐和她的两个孩子,吃上一个月饱饭了。
女乞丐泪流满面:“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儿个遇上好人了……”
夏稻花也终于得知了女乞丐的姓名。
她姓梅,名叫二丫。
夏稻花:……
这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名字。
她那个被卖掉的大女儿,叫大妞。而留下来的两个孩子,大点的叫小草,小点的叫小树。
小草今年五岁半了,小树才两岁出点头。
梅二丫没有什么手艺,不会做绣活儿,只会纳鞋底、做鞋子、做衣裳,但也只是庄户人家穿的短打和农妇穿的衫裙。
她曾经缝了些鞋垫儿去卖,但没有什么生意,后来连这些东西都被夫家人搜刮走了。
她带着两个孩子,又很难找到活计,只好沿街乞讨。
虽然支撑了一段,但到底供不上吃。
那些流民和一些地痞无赖、城狐社鼠之流还总是欺负她。
她不愿意,就用泥土把脸抹得魂儿画的,看着邋遢得不得了,身上的衣服也臭烘烘的,看着就让人只想躲开。
这副打扮,对她和孩子们,勉强算得上是一种保护。
可是这幅邋里邋遢的样子,从那些富贵人家女眷手上乞讨,就更不易了。
后来实在饿得狠了,梅二丫就去水塘边,采了水荨草的果子来充饥。结果就中了毒。
后来她夫家人联系了卖家来买人,恰好赶上她中毒后发了疹子出来,倒也算因祸得福,只可惜她虽然拼了命,却到底没留住自己的大女儿。
经此打击,她心中又气又恨,情绪波动剧烈,又把之前受寒、受辱,坐下的病都激发了出来,发起了高烧。
好在那水荨草的果子,她只自己吃了,没敢给孩子们吃。不然这会儿,怕是已经出了人命了。
梅二丫实在烧得难受,昏昏沉沉地,眼前一阵一阵发黑,就到回春堂去碰碰运气。
万一能讨来一副汤药,也好闯过这个关口。
只是万万没想到,回春堂的大夫和伙计,认定了她就是个水性杨花、人尽可夫的女人,竟会那样羞辱她。
她又羞又气、又累又饿,还发着高烧,被这股子气恼一激,便昏倒了。
夏玉娇听着梅二丫平静地叙说着这些事,越发觉得梅二丫可怜了,她一双眼睛,湿漉漉地看着夏稻花:“稻花,小姑姑想求你个事儿。”
第280章 拜师
夏稻花笑着应道:
“什么求不求的,小姑姑的事,就是我的事。不过具体是什么事,咱们还是到家再说吧。这个点儿了,也该回去了。”
夏稻花抬手指了指窗外,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染红了漫天晚霞。
夏玉娇张了张嘴,还是闭上了,觉得到家再说,也是一样的。便转向了梅二丫:“二丫,你好好休息,早点把身子养好了。我过两天再来看你。”
一行人告辞了,慢悠悠地溜达着,回了大杂院。
夏稻花把六郎和枣花交给了程氏,程氏笑着问:“怎么玩到这么晚?”
夏稻花道:
“路上遇见了个吃水荨草中毒的,倒在回春堂门口。回春堂不肯接诊,小姑姑心善,我们就帮忙把人送到另外一家医馆去了。”
程氏点了点头:“救人急难,是积德的事。你们都是好孩子。”
夏稻花将夏玉娇也送回了她屋里,夏玉娇也说出了她的想法:“稻花,你主意多,想想办法帮帮她吧!
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又找不到活计,咱们一直给她钱用也不是个事儿啊……”
夏稻花欣喜地笑了。
她点点头:“小姑姑你放心,我仔细想想怎么做。”
其实,听了梅二丫的事儿,夏稻花就已经有了个想法,只是还有些模糊,没有成型。
她想帮助的,不只是一个遭遇了不幸的梅二丫,而是更多像梅二丫一样,因为战乱,因为灾荒,而流离失所的人们。
原本杨县令和王氏做的安置流民的举措,都挺有效果的。
但他们照顾到的是大多数。
以工代赈招收的“工”,也都是流民中的青壮,而不是干不动活儿的老弱病残,更不是那些抢不到机会的妇人和孩子。
只是她的想法,仅仅是个念头,一闪而过,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这会儿听了夏玉娇的话,夏稻花发现自己又有事情做了。
背靠空间超市,夏稻花赚钱有点儿太容易了,以至于对很多事情,她都有点提不起精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