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得住命都算是好的了,只要命还在,其他的就都会有。
至于一些百姓意见大的,要怪的话就去怪青莲教吧,反正是这邪教惹怒上天,这才给大雍王朝降下灾难的。
可上天念在皇上英明神武勤政爱民,只是被贪官污吏蒙蔽双眼的份上,这才事先有示警,让他们都能躲过一劫。
只是朝廷动作也很快。
在这短短时间,明雍帝就在朝堂上宣布了太子司徒稷草拟的垦五归一,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多种多得的政策方案。
开垦五亩荒地,再努力耕作上一定年限后可有一亩归百姓自己所得,具有买卖交易自由权。
其余四亩只有使用权不具备买卖交易权。收田地农税,便是归为国有,且这四亩地却绝对不能荒废,一旦荒废,就收回前边归百姓所有的那一亩地。
除此之外,开荒者劳作者还可减少人头税。
说白了就是杜绝偷奸耍滑,多劳多得。
只是任何政策时间久了都是会有弊端的,但就目前而言,这个政策就很大程度激发鼓励了百姓们的劳作热情。
即增加了收入,又减少负担,的的确确是一利民的好政策。
因为这个政策方案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加上朝臣们商议过后的确没什么问题,就被很快发布下去,令得百姓们都是对这一新政津津乐道。
惠民的好政策实施起来自然是没什么阻力,只要勤奋去开垦荒地好好耕作,哪怕不能锦衣玉食,但也可以衣食无忧。
对于百姓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了。
也是在这个新政发布下去的第二天,禹州那边十个民间为代表的百姓组队给司徒稷这个太子送来了一件礼物——万民伞!
万民伞这种东西一般都是百姓们给为民办实事的地方官送的,有赞扬感激挽留地方官的寓意。
但这次司徒稷在禹州的所作所为,简直是给禹州扫清了笼罩在他们头顶上的乌云。
所以民间百姓们就自发组织了人手,硬是花费了这些时间制作了这一把万民伞,由着十个禹州百姓结队为伴送来京城,送到太子府上。
禹州百姓们给不了太子殿下别的东西,但这一把万民伞,是他们的心意。
第207章 太子妃喜脉
听说这件事,齐王正在后宫他母妃这里,脸都气黑了!
“本王在钦州诸事亲力亲为,累死累活,怎么不见得钦州百姓来给本王送一把万民伞!”他咬牙切齿道。
淑妃闻言就道:“你还真以为那是禹州百姓送的?十有八九是太子自己自编自导出来的一场戏,他现在就需要造势以弥补他之前韬光养晦那些年失去的民心!”
齐王起身道:“母妃要是没别的事,儿臣就先去忙了。”
淑妃赶紧拉着他坐下来,“急什么,才刚坐下就要走,本宫事还没说呢!”
齐王也就道:“母妃你说吧。”
淑妃就道:“丽侧妃那个贱婢给你戴绿帽子的事本宫已经知道了,当初你要纳她进门本宫就跟你说过,这女人不行,一看就是妖里妖气的,你看,果然出问题了吧?还好这件事是被压下来了,不然传出去,你怕是得比荣王去年闹的那事还难堪,他好歹是绿别人,你是被别人绿!”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儿臣不想多提!”齐王语气不好。
淑妃也就揭过这个事,“今儿喊你进宫,主要还是要跟你说,康华长公主带着她女儿杨婵回京这件事!”
“这有什么好说的。”齐王皱眉。
淑妃忍不住道:“难道你不知道长公主她为什么带女儿回京?”
“冲着太子来的。”齐王当然清楚。
“她的确是打着让女儿进太子府的主意,不过这个主意怕是要落空了,皇后对她可没什么好印象,十有八九不会同意!”
齐王看她,“母妃怎么知道皇后对长公主没好印象。”
“当年长公主为了拉拢你父皇,可没少给你父皇塞美色,本宫听说她还专门命人去民间搜罗一些相貌出众的女子,就是为了送给你父皇,皇后那个脾气,她能对长公主有什么好印象?”淑妃语气嘲讽,“如今她还想塞女儿进太子府?皇后怎么会答应,她注定要无功而返!”
齐王眉头微微皱着,差不多明白了他母妃的意思。
果不其然,淑妃继续往下说,“你若是娶了杨婵为侧妃,长公主是不是就会帮你了?”
齐王坐着没动,“长公主势力的确不可小觑,但是母妃凭什么她会愿意将女儿给我当侧妃?太子没好的时候,她可从来没想过带女儿进京,这次她却带着女儿回京,可见她看中的是太子,而非儿臣!”
淑妃道,“所以本宫才把你唤进宫来,让你去争取,你可以许诺给她,若是她愿意把女儿嫁给你,愿意助你,等日后……嫡妃之位便是她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