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一凝,有了反应。
半晌,他将折子合上,深深看了郑国公一眼:“国公不惜带病之躯,为民请命,实乃百官之楷模。”
郑国公起身,微微颤颤行礼道:“万岁爷过誉,老臣愧不敢当,不过遵着本分罢了。”
皇帝抬手:“国公不必起身,坐下说话吧。”
“多谢万岁爷。”
皇帝重新看回朝臣,对此事做下裁决:“如今主犯潜逃在外,传朕旨意,悬赏此人,着内卫司查清此事,速速将此人与一干同犯捉拿归案,将奏折中案尽数查清,还百姓一个公道。”
“万岁爷英明!”朝臣齐声道。
得了答复,郑国公当即起身,道病痛缠身,熬不住了,请求告退。
皇帝准。
待走出大殿,郑国公拄着拐杖,拒绝了让人搀扶,一步一步朝宫外走去。
镇远侯府之事,乃是他多年的心病,欠他们的债,哪是那么容易还清的,唉……
逝者已逝,惟有还在生者的身上,只是然然已不认他这个舅舅了……
犹记得当年,然然与他这个舅舅十分亲近,没有如今这样疏离。
都是他造的孽,该是他受着的,竟不知然然这些年过得如此悲惨,是他信错了人,让然然与他彻底失去了联系。
然然终究还是心软了,来了结他这桩心病,让他死前也能瞑目。
懦弱躲避了这么多年,是该面对的时候了,他辜负了镇远侯,不能一错再错,再辜负他的外甥女了。
等此间事了,他自会给镇远侯一个交代。
郑国公做下决定后,竟觉病躯也轻省了许多,一路都没让人搀扶,便走出了皇宫。
行至宫门,有几人抬着一口大箱子,当头那人一脸疲态,面上表情却十分坚毅中直,身着官服匆匆走来,经过郑国公时,那人稍微一愣,带头行礼,后又带着人朝着大殿匆匆而去。
同日,郑国公府后门驶出一辆马车,马车上有个穿着富贵一脸刻薄的老妇人,哭哭啼啼满脸都是不服,嘴里不停地咒骂,一口一个姓苏的克星,一回来就搅事,骂的十分恶毒。
不止如此,还骂郑国公病死鬼,老糊涂,竟为了一个克星,将她打发去鬼都不去的家庙。
走一路,便骂一路,此老妇人正是郑国公夫人。
话说回来,大朝会上。
将郑国公送走后,皇帝才淡淡道“与薛卿家无关”,将人叫起。
薛平却是不起,直接从怀中掏出那封早已写好的奏折呈上,慷慨激昂道,要推却忠义伯的爵位,说得有忠有义,风骨非凡,令人十分动容。
他的派系朝臣,与各世家派系的朝臣,不由为之侧目,面色惊疑不定。
皇帝微微一笑,心道薛平不愧为老狐狸,反应很快,还很有魄力,只是迟了。
他开口直接驳回。
薛平依旧推却,何德何能获此爵位,实在受之有愧,请万岁爷收回成命。
皇帝依旧驳回。
薛平按捺着心中的紧张,继续洋洋洒洒作一番大表态,明里暗里说自己没有功劳,推却得十分坚决,做足了姿态。
历朝历代,无论帝王登基,还是将相辞官辞赏,都有个三辞三让的隐藏礼制,到三回被驳回后,也就勉强的不得不接受了。
此时正是到第三回,只要皇帝驳回,圣意如此,不敢不从,薛平只能含泪收下爵位。
这一次,皇帝没有说话,看那封辞爵的奏折,像是在斟酌什么,看在朝臣眼里,似是想从折子上挑话用以驳回。
第690章 慷他之慨
薛平大气也不敢出,他姿态已做,明显可以看到那些人对他的态度有所缓和,看他的眼神已没有早朝前充满敌意了,似乎也在思量另一种可能。
而万岁爷没有第一时间同意,那便是还有驳回之意。
兴许鱼和熊掌兼得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他心都热了几分。
眼看局势大好,有一群不该急的人却急了!
“万岁爷,薛大人不想做忠义伯,都拒绝了三回了,强扭的妞儿……”
“啪!”“错了!”
“哦,是强扭的瓜儿不甜,您何苦为难薛大人呢?”
武将的声音,响彻大殿。
直肠子武将当下附和道:“是啊,可不是嘛,强按牛头不喝水,薛大人那么大功劳,不止揭发了赵忠,还揭发了那么多坏胚败类……”
“啪!”“啪!”“啪!”一群武将纷纷上手:“那不能说!”
说八卦说习惯了,直肠子武将连忙改口:“哦哦,诸位大人,你们当没听过。万岁爷,臣便是那个意思,薛大人那什么什么的,立下如此大功,劳苦功高,您赐他爵位,不过是想嘉奖他,想他高兴罢了,但他现下不想要,您还是收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