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开花则报的平安,没有被人胁迫,若答竹子开花,则是出大事了,无可抵挡,需紧急撤。
这是他们的暗号。
暗号都无误后,门“嘎吱”而开,迫不及待走出一个老汉一个小伙,两人身上都带着一股肉香和酒味,显然是正吃着肉,听见了叫门声。
其中那个小伙将门全部敞开,热情地道:“三公子,马叔,正说着你们呢,你们就回了。”
老汉走出来:“快进来,酒肉都吃上了,二公子也在,都等着你们回呢。”
几人应了一声,一同进了后门,出来的老汉和小伙垫后,一个把马牵进去,一个出去清除痕迹。
第二日就这么度过,苍澜院平静如水,后宫沸沸扬扬,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第三日早朝,一封奏折上奏天听,直如石破天惊,震动整个朝堂。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赵忠出列,当庭参奏徐德妃狠毒无德,谋害皇嗣,罪无可恕,当治其死罪。
参奏徐虎教女无方,致使其女犯下滔天大罪,当收回御赐虎符,贬为庶人,发配边疆,终身不得入京。
朝堂上一瞬寂静无声,几乎所有大臣大惊失色,震惊得无以复加。
多数大臣从昨日依据蛛丝马迹猜测出了事,却不知出事的是皇嗣,后宫之中唯一的皇嗣,他们事先都没收到风声,只直觉嗅到了一些不同寻常。
皇帝面色难看,一双利眼审视赵忠,赵忠无所畏惧,俨如忠臣。
如此反应,朝臣哪还看不出来。
很多大臣急了,皇嗣乃固国之本,皇帝不急,他们急,这么多年来,千盼万盼就盼到了这点希望,出了事怎不让人着急?
皇帝坐于御座之上,周身杀意凛冽,不发一言,眼神审视着赵忠的一举一动。
诸多大臣急了,直接质问赵忠是何意,此事事关重大,岂容儿戏。
薛平立在人群之中,心中总觉得有哪不对劲。
第560章 用心险恶
上头的目光威压甚重,如有实质,赵忠冷汗沾湿了后背,心知这正是关键时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自己不能露怯,否则将万劫不复。
他依旧挺直腰背,道此事乃德妃所为,何不问其父,将烫手山芋抛出去。
徐虎反应过来,惊怒交加,他女儿不屑做这种事,他再了解不过。
他勃然大怒,当庭怒斥赵忠荒唐,满口喷粪,兵部不少人出列,激烈反驳。
赵忠抬头挺胸,即使被多人围攻亦丝毫不乱,一一反击,不落下风,将事实罗列得清清楚楚,让人无可反驳。
两边迅速在殿上交锋,武将笨嘴拙舌在此时被放大,被赵忠辩得节节后退。
随着赵忠所述,其余事外的大多数大臣确信了猜测,有老臣大喊一声“天不佑我朝啊,竟出如此恶毒奸妃”,已然信了赵忠所言。
有大臣已顾不得,跪在地上,出声向皇帝求证。
朝臣清醒过来,纷纷看向上首,眼巴巴等着皇帝的话。
皇帝面色十分难看,眼中划过痛楚,闭了闭眼,睁开眼时只剩帝王之威。
他沉声道:“确有人谋害皇嗣。”
众人大惊,继而转头望向徐虎和赵忠两人。
皇帝冷声问道:“赵卿家,你可知欺君是何罪?”
他跪倒在地:“万岁爷,臣知欺君之罪,诛灭九族,只是臣深受皇恩,便是死也要揭发德妃狠毒之行,让奸妃伏诛。”
皇帝面色阴沉地看向徐虎,欲让其陈辩。
就在这时,却又有几人出列,都是附议赵忠所言,参奏徐德妃残暴嗜血,飞扬跋扈。
几人从多年前徐德妃蛮横鞭打后宫妃嫔说起,到近日不遵礼法,无缘由残杀宫中奴才,罗列一项项罪名,如此恶妇,不配担当“德”之名,当立即剥夺封号除去妃位,下狱问罪。
一时之间朝堂参奏之言此起彼伏。
兵部的武将急红了眼,却因这是事实无法反驳。
徐虎目眦欲裂,面色红白交加,陈辩不过,被激得呼吸急促:“佞臣,妖言惑众!”
当庭将玉板砸向赵忠等人,还想动手打人,被兵部还有点理智的人拦腰抱住阻拦。
赵忠等人退后躲避,见状气势愈盛,给徐虎又添了殿前失仪、藐视圣上等几道罪名。
朝堂顿时乱成一锅粥,双方虎视眈眈,成对立之势。
皇帝面色难看到了极点,大喝一声,将众人喝止。
待众人安静下来,皇帝威严地扫视庭中全场。
待看到置身事外的薛平之时,问道:“薛卿家,此事如何看?”
薛平面色惶恐,恭敬出列:“此事关乎皇嗣,臣不敢妄言。”
皇帝沉默片刻,开口道:“薛爱卿但讲无妨,朕恕你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