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啊,她正有滋有味地听着华宁殿的事,小吉子胖丫和星辰殿的小太监轮番给她述说,她听得阵阵惊呼,如身临其境一般,十分捧场,不吝言辞去夸赞,越听眼睛越发亮,觉得甚是解气。
在莲花的捧场下,小吉子他们越说越带劲,感觉被赏识了一样,越说越热烈,为了表现自己,把华宁殿的事一丝细节都不肯放过,不断说着当时情况是如何,自己是怎么做的。
一群人说得高兴极了,偏殿内一片热闹的景象。
齐嬷嬷无奈不已,小闺女和这群小宫女小太监,仿佛脱缰的马一样,释放了天性,他们在说的可是四妃之一,看着胆子再小再懦弱,位份也是这宫里数一数二的,那可不是一般人。
好在这里都是可信之人,出了这个殿就没人会知道,也就随他们去了,何况这事本来就她默许了的,还推动了,罢了罢了,她当做听不见。
齐嬷嬷感觉自从来苍澜院之后,越来越没有原则了,从原先想把莲花教好规矩,让人安安分分的,到只要人大面上不出错就行,到现在的莲花高兴就好,几乎是完全放任的态度。
活了几十年,她真不敢想象她也有今日,这些年来坚持的原则和规矩,在莲花面前完全不堪一击,不知不觉就偏向了莲花,自己偏偏还自得其乐,唉……
第527章 人心所向
许是人老了,在这尔虞我诈的冰冷深宫见得多了,更加渴求这种温情吧,这点是其他妃嫔跟莲花相比,最缺乏的地方。
齐嬷嬷能觉察到莲花身上的人格魅力,无论谁跟莲花接近,很快就被团结在了一起,凝聚出独特的力量,这与刻意的收买人心不同,那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就如现在,抛开利害来说,连星辰殿的小太监,对今日之事都发自内心的同仇敌忾。
再有就是,有莲花在的地方,哪都是欢声笑语,今日这事本是一件沉重的事,换了其他人,不知敌从何来,必定担惊受怕,胆子小如珍妃的,指不定能草木皆兵,觉得危机四伏,会去求助皇帝或者报给德妃去查。
而莲花并不是,没被吓到不说,反而是研究起了破解的法子,再兴致勃勃的去把觉得可疑的人折腾回去,把苍澜院里所有人凝聚在了一起,去办一件事,激发了众人的熊熊斗志,让人觉得振奋。
从治下来说,发生这样的事,的确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人心聚拢起来,消除底下人的不安,将情绪发泄出来,激励和鼓舞人心。
现下这件事,虽依旧直来直去的,手段也相对有些简单粗暴,却能起到这样的效果,比一般人要强得多,更比愁眉不展萎靡不振,或是无头苍蝇乱撞要强百八十倍。
一个宫,主子是所有人的倚仗,是一宫的主心骨,奴才都是受主子影响,主子有力量则奴才底气,反之主子懦弱,奴才再强也是无用。
齐嬷嬷喝了口茶,看着偏殿内热闹的景象,再望向殿外,算算时辰,心想皇帝应该收到消息了,遂起身,朝着片殿内一个格格不入的人走去,她该做点正事了。
皇帝这边,比齐嬷嬷想得要快上许多,他带着人,已经穿过御花园,接近苍澜院了。
走着走着,发现前头另一条路也过来了一队人,当头的赫然是徐德妃,面沉似水,步速极快。
皇帝知道徐榕英应该也是收到了消息,赶过来的。
没有让人拦,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脚步是一步未停。
他此时烈火焚心,滔天怒火中伴着恐慌,心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他没有多余的功夫去理会。
他的小妃嫔和徐德妃的交情,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德妃是去看他的小妃嫔的,此时他无意阻止。
徐德妃看到皇帝,身形顿了顿,便带着明镜他们,汇聚在皇帝身后接着走。
看着皇帝的装扮,她英眉皱了皱,顿时想通了,明白了宫里流言纷纷,原来是皇帝出宫去了,无人镇守的缘故,也怪她疏忽了,得到消息迟了,让这流言在后宫成了燎原之势。
她心中又是担忧又是自责,怪自己手段还是太软了,耗费了那么多时日才掌控局面,更怪自己行事太磊落了,没有借机收买人心,像薛贵妃那样排除异己,安插人手,才有今日之祸。
不过她善罚分明,的确做不到像薛贵妃的行事法子,要真那么做了,恐怕皇帝也容不下她,她心里清楚。
两拨人汇聚到一起,依旧不减速度,走得很快,一路前行,不一会儿看到了苍澜院大门。
远远看去,看见大门紧闭,皇帝心一沉,抱有的一丝侥幸全无,面色更加冰冷起来。
他浑身肌肉紧绷,手紧握拳头,抑制不住的一丝颤抖泄漏,此刻的恐慌,连那滔天的怒意都压制了下来,他需极尽全力控制自己的恐慌情绪,才不至于当场失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