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好置评啊,若真要她说,按小闺女的说法,哪哪都是问题。
齐嬷嬷没说话,莲花也不在意,她低头摸着圆圆的肚子,接着道:“真是羡慕呢,他有这么多舅舅,我都没舅舅的,问娘亲,娘亲也说没有,唉……”
说着惆怅地叹了口气,她可羡慕她的同窗了,过年过节就去串亲戚,去外公外婆家玩耍,次次都得很多打赏,好大一笔零花银子呢,唉,真是眼热啊。
齐嬷嬷不喜她叹气,回她一句:“你不是有三个哥哥陪着?”
跟个猴子一般上蹿下跳的,这样的女娃她从前是不喜的,见过小闺女后却改变了观念,这样养出来的女孩天真烂漫、至真至善,没那么多心机和坏心眼。
像薛婉君那样的,不就是世家大族大家闺秀出身?看看那性子都歪成什么样了,表里不一,心机深沉手段歹毒,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的人哪是能相处的。
莲花听得高兴,深以为然,笑眯了眼:“这倒是,他们都很疼我呢,我的三个哥哥,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不羡慕了,我有哥哥他们。”
一口小白牙笑得都露出来了。
齐嬷嬷好笑地摸摸她的头,嗔怪道:“往后多生几个,像你三个哥哥一般,教他们兄友弟恭,互敬互爱。”
断断续续听小闺女说家里的事,知晓她小时候过得很幸福,全家都宠着,难怪养得这么好,娇憨又聪慧,知世故而不世故。
莲花笑眯眯地抱着齐嬷嬷的手撒娇:“哎呀,奶奶,先等肚子里的生下来嘛,我会好好教他的,您就放心啦,我都准备好了。”
至于生几个,她还没想过呢,还没想那么远的事呢,回头记得的话,问问万岁爷想要几个吧。
一旁的小吉子听得心惊胆战的,只有他听懂了莲花话里的深层意思,他的主子说准备好的,是真的准备好了。
他想到那本《劝学诗全集》心里就复杂地很……
“好好好。”齐嬷嬷以为莲花是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不由慈爱地看着她,越看越觉得招人疼得紧,真是个大宝贝啊。
她可不知道莲花想得那么深远,比所有人都超前,在皇帝和齐嬷嬷还在寻合适的乳母时候,莲花连孩子的启蒙计划都做完了。
两人亲亲热热的说着话。
胖丫走到门口行了个礼:“莲主子,嬷嬷,午膳做好了,现下是否要摆膳,摆在何处?”
莲花眉眼弯弯地看出去:“哎呀,和奶奶说话过得好快,就到午膳了呀,奶奶您想在哪吃,在您这里和偏殿那头都成。”
第502章 藤条
齐嬷嬷瞪了她一眼,起身道:“老奴这里狭小,你来这里待这么久已是委屈了你,怎能在这用膳,走吧,去偏殿吧。”
莲花亲热地挽着齐嬷嬷的手:“奶奶怎还与我如此生分?不过奶奶这里确实小的,今日那胖胖的太监转个身都不能,等过阵子搬到偏殿就舒适一些,说好了哦……”
两人说着起身朝着偏殿而去。
国子监外大街的路口旁,莲宝穿着粗布麻衣,容貌做了修饰,乔装得十分普通,与附近摆摊的小商贩融为一体。
此处是个大的四岔路口,离国子监就几百米,从南门进城的、皇宫附近过来的、达官贵人聚集地过来的,想要去国子监,都会经过这条主道。
这位置可是他花了大价钱从一个商贩那腾出来的,郭能从南门回城,去郭家时候就经过不远处的一条街道,他选这里自有用意。
他面前摆着的是一筐藤蔓,生意十分冷门,摆了一早晨,就一个闲着无事的老头来问了几句。
他心分二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观察着四个来向,一边坐在箩筐前头,将几根藤蔓编制成一根鞭子,再十分用心地用各种颜色的绳子给编好的藤条缠上手柄,一根完整的藤条便做好了。
旁边卖秋梨膏的商贩十分不解,看这年轻人编了一早上了,这藤条编得十分精美,却一笔生意都没有,而这年轻人还十分镇定,一点不急,遂问编织的是什么?
莲宝道编织的是藤条。
商贩不解,问能用来作甚?
莲宝又道,可以打人,打得疼又不伤自个的手,吓唬孩子特别管事。
商贩恍然大悟,原来是大人用来教育自家孩子的,只是这也太郑重其事了,谁会专门买根藤条吓唬孩子啊,平日里孩子不听话,直接上手打个几下多好,方便又不花钱。
商贩好心去劝,用藤蔓编个箩筐多好,这玩意儿没人买的,就瞧着好看,没实在用处,那缠着的红绳都比藤条本身贵了。
莲宝谢过商贩,笑了笑,说自家妹妹就喜欢这样威风的玩意儿,小时候她拿着玩的藤鞭,都是他给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