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来到时,见到的正是这种情景,他一眼就看到了安安静静在角落里刺绣的那个人,不由自主带上了满目的温柔。
星辰殿外,几个老大臣鱼贯而出,抹了抹嘴边的油光,个个心满意足地离去。
“万岁爷真乃明君也,仁慈不失胸怀,英明不乏果敢,智慧无双,非我等凡人能企及也。”
“然也然也。”
几人纷纷点头认同,已然忘了之前急赤白脸要见人,就怕皇帝成为昏君的事情。
说来实在是汗颜啊,他们一把年纪了,竟还看不透,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原本他们已不抱希望,他们从来都知道,皇帝意志坚定果敢,真正下定了决心,他的意志轻易不会更改。
却没想到这次之事大大出乎他们的想象,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般简单,看来他们老了啊,那么大的事都没有洞察,幸得明君,将祸消弭于无形啊……
实在羞愧啊,几个时辰前,在他们不抱希望之时,皇帝来见他们了,开门见山便谈了他们心中所想之事:
“诸公所来为何,朕都知。这些毒瘤在朝中贻害多年,危害甚广,如你们所以为罪不至死的邹之钦、严玉坤、魏广等人,远不如诸公所想那般简单。几年前朕令谢公查走私外族之事,不知从何走漏了风声,最终竟未查出朝中指使之人,索性后来走私风日渐消弭,朕便将此事搁置,谢公可还记得?”
谢公连连点头,将那事的情景在殿中同其他人讲了讲。
那事以视察边关为由暗中去查,最后却只查到了一批商贾和一些不大不小的官吏,背后的大鱼却一个都没钓出来,彼时情况复杂,最终只能草草结束,含恨而归。
说到此,皇帝抬手让人将一样东西呈上:“这件兵器,乃年初同外族打仗时缴获。诸公且看,此兵器铸铁技艺虽不如我朝,却已快同我朝相近。就朕所知,十余年前此族铸铁之术仍差我朝远矣,他们并无高明的匠人,几十年间铸铁之术无太大进展,缘何几年之间便进展神速,竟还胆敢侵犯我朝?”
众人一惊:“万岁爷,您是说这铸铁之术是从我朝流出去……”
皇帝抬手打断,又让人呈上几样东西:“这几样物件,乃异族之物,是朕让人从某些罪臣家中掘地三尺才抄出,诸公以为这些东西又从何来?缘何都这般巧,几家都有?”
诸位老大臣听得心潮起伏,冷汗淋漓,他们竟想为这样的人求情。
皇帝冷哼一声:“为一己之私养外族为患,罪同叛国,他们动的乃是朝中根基,诸公以为他们罪不至死,可朕却以为诛杀他们阖族已然算轻,只是此事事干重大,朕不欲将此事公之于众,引发更大的猜忌和动荡罢了!”
第857章 娘亲在,不敢造次
他要的是暗中查明,以暗制暗,让外族觉察不到他们的意图已被获悉,同时也得了先手,可防患于未然。
说这些罪臣意欲勾结外族实际也谈不上,能入朝为官的人不会蠢到勾结外族。
这些人只不过是利益驱使而已,又兼之轻视外族,才将不该流出去的东西流了出去。
当年先帝时留下的烂摊子,使得走私风盛行,虽事情已时过境迁,但户部尚书薛平在朝中为这些人保驾护航,这点皇帝确认无疑,从郭能和郭顺的审讯之中,也印证了这个结论。
所以薛平才养得起那些私兵,郭家也才富得流油。
正因有薛平的护航,走私之风才如此猖狂。
后来皇帝派谢公查了一番,加强了边关守卫,整顿了一番,这些人见势不妙,又因见识了皇帝对逆王造反和盐政整顿的铁血手腕,被震慑之下,才乖乖收手。
皇帝一番话下来,让几个老大臣汗颜不已,又愤慨难安。
最后他话锋一转:“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念他们已多年不敢再犯,又如诸公思虑那般,此次数案并发,难免引发朝局不稳,便将那几个参与最深的罪首阖族株连,其余罪臣老弱亲眷不再株连,往后这些罪臣三代之内不能为官,就此了罢。”
那些罪臣并非个个都深涉其中,薛平还不敢猖狂到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过或多或少、知情不知情的做了不该做的事,每个人力量都不大,组合起来便是张大网,可赦可不赦。
因着他的小妃嫔,他愿网开一面。
这几个老臣又羞又愧之下,乍然听到这句话,半天没回过神来。
皇帝却已走下御座,临走之前给几个老臣赐膳,让用了再走。
这一举动意义非凡,一来体恤这些老臣年老力衰近乎一日未用正餐,二来肯定了他们的忠心之举,三来安抚他们的心。
几位惶恐不安的老臣,当下倍感妥帖,连呼吾皇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