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道:“西洲人有自己的语言,不过跟汉话相比,西洲话很好学,我当初到西洲,只花了几个月就学会了,笙弟想学吗?我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候,先生总是夸你记性好,西洲话想必也根本难不倒你。”
林后笑着摇了摇头,“那都是以前了,我现在也没有心思和精力学这些了。”
林意之所以想教林后西洲话,还是没有放弃带他走的想法,就在她想要再劝劝林后时,照顾元宵和元宝的乳父过来说,两个孩子醒了。
想着林意还没有见过元宵和元宝,林后便让人把两个孩子都抱了过来。
元宵和元宝都长得胖嘟嘟,水灵灵的,十分招人喜欢,林意因着林后的缘故,也爱屋及乌起来,送给了两个小家伙一人一个比成□□头还大的宝石。
这放在西洲都是难得的珍品,如今当作玩具送给两个小家伙,林意却一点儿都不心疼,她唯一的牵挂就是弟弟,挣下来的万贯家产,将来也都是要留给弟弟的孩子和孙儿们的。
元宝见到那么大的宝石,还以为是吃的,结果他的几颗小奶牙根本咬不动,当即就气呼呼的倒在了林后的怀里,被哄了几句后还委屈的哼着小奶音。
林意看了,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小家伙跟林后小时候一点儿都不像。
娇娇气气的,还带着点傻乎劲儿,也不知是随了谁。
在苏兰玉跟越临的婚事彻底定下来后,苏官就搬回了苏家住,他想在哥哥成婚前,好好的跟哥哥再待在一段时间。
等到哥哥成婚后,虽然还没有直接性的证据吧,苏官就是觉得他这个嫂子,起码在娶到哥哥的三天内,肯定是不会让他见到哥哥的。
毕竟他的哥哥那么好,抱起来香香软软的,连他都恨不得把哥哥藏起来呢。
越临本以为得到了苏家二老的认可,婚期也定下了,她可以不用通报,直接进苏府找苏兰玉的,可侍卫们还是把她拦了下来,说是中原的规矩,新人在成婚之前不能见面。
越临把中原的婚俗几乎都研读通透了,没想到单单漏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只有大婚那天她才能见到苏兰玉了。
苏府的侍卫们还是有点怕这位未来的大姑婿的,毕竟越临看起来一拳能够打五个,而且长得也比中原人要高,跟大公子站在一起,都衬得大公子分外纤弱。
越临深吸一口气,最后决定遵守这个规矩。
她回去后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还有几天到大婚的日子。
等到洞房花烛夜,就谁都拦不住她了...
第115章
要遵守婚俗的不止是越临, 还有苏兰玉。
他不仅要留在家中待嫁,还要绣嫁衣。
在出嫁那日,新夫都要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嫁衣, 一般人家的公子,到了婚配的年龄便会开始绣嫁衣, 而他那件被压在箱底的那件嫁衣, 终于得见天日。
他已经记不清这件嫁衣究竟绣了几年,好像每次, 都是差那么几针可以收尾。
他原以为自己没有机会穿上这件嫁衣了, 但好在, 他真的遇到了对的人。
苏兰玉的手抚上嫁衣, 细细摩挲着上面的每一针一线, 此时此刻, 他才终于体会到了, 要出嫁的喜悦和激动,而不是淡淡的, 随波逐流般的平静。
虽然景帝下旨说嫁妆由皇室出,但苏家也不会少了苏兰玉的那份嫁妆, 早在苏官出嫁的时候, 宋氏就已经也把苏兰玉的嫁妆给准备好了。
在这方面, 宋氏都是一碗水端平的,给苏兰玉的, 田契,地契, 以及那些园子, 也都跟给苏官的差不多,只是苏官不善打理生意, 宋氏当初就没有给他多少商铺。
但苏兰玉跟苏官不同,宋氏便将自己名下的十几间商铺都给了苏兰玉,如今苏家今时不同往日了,宋家的生意也蒸蒸日上,那些商铺都是最赚钱的,每个月的盈利加起来都不是小数目。
苏兰玉下意识想要推辞,“阿爹,我手上的商铺已经够多了,如今外祖母还打算把商号交给我来打理,您还是将这些商铺留给二妹未来的夫郎吧。”
一提起苏棱卿,宋氏就直摇头,“指望着你二妹成亲,怕是还得等上个十年八载。”
苏棱卿每日定点从家到大理寺,连同僚去酒楼小聚喝酒都不去,认识的男子更是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又总是板着一张脸,哪怕有喜欢她的公子,也早就被她的性子给吓跑了。
宋氏和苏善芳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小外孙,干脆便由着苏棱卿去。
宋氏将这些商铺的契子都放到了苏兰玉的手里,娓娓叮嘱道:“你外祖母指定你做接班人,跟阿爹把这些商铺给你,是两回事,阿爹给你的,你就收着,这嫁人啊,对于男子来说就是第二次投胎,哪怕日后出了什么变故,你自己手上有东西,能立得住,便没有人能够随便欺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