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兰玉本来是想让越临随便准备准备就好了,他并不是喜欢铺张浪费的性子,没想到越临居然如此大摇大摆,巴不得人人都知道她今天来苏家提亲。
他叹了口气,对真儿道:“陪我去给阿娘和阿爹请罪吧。”
真儿宽慰道:“大公子您放心吧,大人和主君不会因为您不愿意嫁而怪罪您的。”
苏兰玉摇了摇头,说出的话却让真儿膛目结舌。
“不,我要嫁。”
在苏善芳和宋氏的眼里,苏兰玉这个大儿子从小就比一般孩子要懂事,在妹妹弟弟出生后,更是主动帮母父照顾妹妹弟弟。
特别是苏官,他时候体弱多病,有很多事情不愿意跟母父说,但面对只相差了两岁的苏兰玉,他便愿意向这个温柔的哥哥敞开心扉,因此在苏棱卿和苏官心中,苏兰玉这个长兄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宋氏此前还一直很欣慰,自己生了三个孩子,各个都听话孝顺,不用他操什么心。
但自从司家那件事后,他突然就明白了过来,原来大儿子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居然不声不吭的受了那么多的委屈。
宋氏从那时便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若是他早些发现,早点退了跟司家的这门亲,也不至于让自己的儿子拖到了现在的年纪。
他的儿子生得好,又精通琴棋书画,便是放在京城里的世家公子中,都不见得有人能比得过。
苏兰玉到的时候,宋氏见到大儿子,眼眶都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苏善芳安抚的拍了拍他的背,对苏兰玉道:“兰玉,小王女上门提亲的事,你知道了吗?”
苏兰玉点头道:“真儿已经跟我说了。”
苏善芳又问道:“那关于这门婚事,你是怎么想的?”
苏兰玉抿了一下唇,低头道:“阿娘,阿爹,我想嫁。”
宋氏这时候出声道:“兰玉,你跟阿爹说实话,是不是那小王女威胁了你,逼迫你嫁于她?你别怕,你阿娘现在大小也是个三品官,你妹妹在大理寺当差,官官那边更是有太女殿下,不会再让你受任何委屈的。”
宋氏的声音是有些哽咽的,他显然是误会了大儿子是受了胁迫,才不得已答应这门婚事的,毕竟他怎么看,怎么都不觉得越临像个好人。
“阿爹,我是自愿想要嫁给越临的。”苏兰玉上前握住宋氏的手,见宋氏还是不相信,咬了一下唇,道:“其实有件事孩儿瞒了你们,孩儿在私底下早就跟越临定了情,之前是怕阿娘和阿爹不接受越临漠北人的身份,也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坦白,才没有说出来的。”
苏兰玉的担心的确不假,苏善芳和宋氏从心里,都并不是很想让大儿子远嫁,最多能接受的地方便是江南,更别说现在是千里之外的漠北了。
苏兰玉笑着看向自己的母父,轻声道:“阿娘,阿爹,我已经长大了,我也希望能像阿爹那样,找个跟阿娘一样负责可靠的妻主,也想像官官那样,寻个太女殿下那样周全细心的妻主。”
或许是生在母父感情好,家庭幸福的环境里,苏兰玉的心里也始终盼望着,自己也能得到一份这样的温情,毕竟人总是向往美好事物的。
“越临待孩儿很好,她是个很好的人,并不像是传闻中那样,每次跟我见面,都会特意准备一枝玉兰花送给我,还会在我不舒服的时候,为我暖腹,也能理解我因为要经商,需要时常在外抛头露面,更重要的是,她知道我跟司容的事,还知道我可能女嗣艰难。”
前面的倒没什么,但听到后面的时候,宋氏明显惊讶了,“你真的将这些都与她说了?”
苏兰玉点了头,道:“早在她与我表明心意的时候,我便说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才不想嫁人的,可是越临不仅没有嫌弃,还说她要的是我这个人,并不是还见不着影子的孩子。”
宋氏追问道:“但她家中的长辈呢?”
听着虽像个好孩子,但当初的司容,不也是很好的孩子吗,怎料偏偏有司主君那样的父亲。
苏兰玉道:“越临的生父在她幼时便去世了,老漠北王卧病在床,做不了她的主,如今整个漠北王庭都是越临说了算。”
听到没有公公后,宋氏明显松了一口气。
光是这一点,就让越临在宋氏心里的形象扭转了不止一星半点。
越临待在前厅,眼看着茶都要凉了,也没有下人也添热的,明摆着是苏家不待见她,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耐心的等着,只要能够娶到阿玉那样好的王夫,便是让她上刀山,下油锅她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