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哪怕儿媳在京城中做了官,她也是万万不敢想,小外孙有朝一日会嫁进东宫。
在见到着暗黄色华服的矜贵女子时,宋员外就要带着程氏一起行礼拜见,纪清阁看向苏官,苏官明白了纪清阁的意思,把她们的礼拦了下来。
“殿下很和善的,在京城时也没让阿娘和阿爹行礼。”
宋员外眼底闪过诧异,听见纪清阁道:“官官说得没错,二位年事已高,又是官官的长辈,合该孤给长辈行礼才对。”
宋员外赶忙退后道:“草民不敢。”
她一介商户,万万不敢受当朝皇太女的礼。
但经过这番的接触下来,她倒是能够松了一口气,太女殿下既能陪小外孙来探亲,又没有对她有所轻慢,看来对商户并没有偏见。
苏官摸了摸肚子,看向宋员外和程氏,“外祖母,外祖父,我有点饿了。”
程氏慈爱的揉了揉他的脑袋,“家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不知道你的口味有没有变,都是你从前爱吃的。”
苏官高兴的点了点头:“我都爱吃的!”
宋家的园子跟两年前相比,大致都没有变化,苏官一进门,一眼就看到了院子里的秋千,这是他小时候玩过的,到现在还没有被拆掉。
他坐到秋千上,自己用腿蹬了几下,感觉还是一样的好玩。
直到程氏叫他,他才意犹未尽的从秋千上下来。
饭桌上,程氏一直在给苏官夹菜,他虽然年迈了,记性不如年轻的时候,但对小外孙爱吃的东西却记得牢牢的。
“这是你最爱吃的八宝鸭,甜口的。”
“盐烤鹿肉,红烧肉,还有糖醋鱼,吃多了肉才能长肉。”
苏官装菜的小碗都快满出来了,面对外祖父的一片好意,他只好鼓着腮帮子一直吃个不停,毕竟是他自己先喊饿的。
但他肚子能装的东西却是有限的,苏官最后主动把碗里的菜夹到纪清阁碗里,“殿下吃这个鹿肉吧,特别好吃的。”
程氏本来想阻止苏官的,毕竟哪里有从自己碗里夹东西给别人的,而且太女殿下从小在皇宫长大,礼仪规矩肯定特别严格,但没想到太女殿下居然吃了。
纪清阁评价道:“的确好吃。”
她其实本来已经吃得差不多了,但苏官这样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她知道他是不想剩下东西,浪费了他外祖父的好意,便吃了。
其实那道鹿肉她已经夹了三次,但既然是苏官夹给她吃的,那便不算破了食不过三的规矩。
宋员外和程氏看着自家小外孙和太女殿下的互动,不禁相视而笑。
苏官还是在以前的房间住,纪清阁见柜子里还有些漂亮的小衣服,一看便知是他小时候穿过的,不光如此,床边还有一只木马,桌子上更是有好多小玩具。
不过却也有一只秃毛的毛笔,她看向苏官,苏官解释道:“我四岁就开始识字啦,但我不像哥哥那样坐的住,也不像姐姐那样爱读书。”
“外祖母虽然花重金给我请了先生开蒙,但每次讲课我都想睡觉,外祖母就说,只要我不睡觉,就给我奖励,我只好开始做些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苏官不好意思的对手指道:“听说那个先生还是举人,我是她教过的,唯一一个学了两年,还不会背三字经的。”
他天生便不是读书的料子,如果不是有一个擅长书法的哥哥,说不定连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
而且他小时候身体还不好,总是病蔫蔫的。
宋员外知道小外孙的情况,之所以请先生来教他,倒也不是真的希望他能成为个通文墨的才子,只是希望能让他有所体验,至于学不学得会,这并不重要。
哪怕小外孙的身体一直没好起来,宋家也养得起,大不了花钱给他招个踏实能干的上门妻婿,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那就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看到他那一整柜子衣服时,苏官有些可惜道:“那些衣服,有的我只穿过一次,还有的都没穿过呢。”
苏官看着那些衣服,心里还是很喜欢。
纪清阁闻言提议道:“那等我们离开的时候,都带走吧。”
“可是我现在长大了,穿不上那么小的衣服了。”苏官拿出一件衣服,放在胸前比对了一下,他恐怕得变回小孩子,才能穿得上了。
纪清阁笑道:“可以给我们以后的孩子穿。”
苏官不知道为何,听见纪清阁说这种话,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他将衣服放回去,转念一想,这样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只是不知道,他跟殿下的第一个孩子会不会是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