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夕颜想了想道:“这主意倒是不错。不过,这巡查御史,必须得是忠心可靠之人。十三路御史派出去,阵仗太大了。先派一路御史放个样子,也能起震慑之用。”
徐靖点点头:“这样确实更稳妥。”
要派谁做第一路钦差御史?
简直不用多想。
赵夕颜和徐靖对视一眼,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起同一个名字。
“让孟溪知去。”徐靖挑眉一笑:“他性情刚硬,从不讲情面,连我都敢弹劾。这个巡查御史,没人比他更合适。”
赵夕颜一脸赞成:“他确实是最佳人选。不过,这差事要东奔西走,最是辛苦,也最是得罪人。你先召他进宫问一问。如果他接下差事,记得多派些护卫给他。”
不然,就以孟溪知那张嘴那个臭脾气,在半路被人下黑手毫不稀奇。
徐靖摸摸下巴:“派两百禁卫随行,应该够了吧!”
夫妻两个说笑几句,继续批阅奏折。一直忙到子时,当日的奏折才算看完。
徐靖揉揉酸胀的太阳穴,嘀咕道:“亏得有你帮我,不然我这天天的也别睡了。”
徐靖自觉满腹苦水,隔几日总要发一回牢骚。
赵夕颜莞尔一笑,拉起徐靖的手哄他:“等忙过这一段时日,歇一日不上朝。带着亲兵骑马出宫打猎玩上一日。”
徐靖眼睛倏忽亮了:“真可以休朝一天?”
瞧瞧这可怜的天子。自从去岁登基到现在,天天从早忙到晚,就连新年都没歇过一日。
赵夕颜好笑又有些心疼:“驴子拉磨还能歇一歇呢!堂堂天子怎么就歇不得了。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随你一起去。”
嗯,她也想出宫散散心了。
徐靖咧嘴乐了:“好,我们一起去。”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此事得和太后娘娘说一声。”
“那是当然。”赵夕颜笑盈盈地接过话茬:“到时候我们邀太后一同出宫散散心。”
去不去是苏太后的事,他们总得邀请一声。
夫妻两个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回椒房殿安寝。
至于下午做的那个前尘旧梦,早已无关紧要。赵夕颜根本没提。
隔日,徐靖召孟御史进殿,询问孟御史是否愿为朝廷奔波劳苦。
这话问的,孟御史当时就激动了,斩钉截铁地应道:“皇上一心为大晋百姓着想,微臣岂敢言辛苦。请皇上立刻下旨,微臣明日就能启程。”
徐靖看孟御史的眼神,像地主看拉磨的大牲口一样充满了温情:“也没这么急。朕先问问你,你既是愿意,朕就在大朝会上宣布此事。对了,十三州你想去哪一州?”
孟御史略一思忖答道:“微臣想去幽州。”
去幽州好啊!
乔家人就在幽州。寻个错处,先料理乔刺史,来个杀鸡儆猴。
徐靖搓搓手指,笑着赞孟御史:“孟御史一心为国为民,不惧路途遥远赶路辛苦,朕心甚慰。”
孟御史不动声色地应道:“幽州地处偏远,一直远离朝堂。微臣愿做天子的眼睛,代皇上去巡查幽州。微臣向皇上立誓,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忠于大晋的官员。”
言下之意就是,乔刺史如果是清清白白的好官,别妄想着胡乱构陷。
他孟溪知绝不干有背良心的事。
徐靖半点不恼,笑着说道:“那朕就将巡查幽州的重任交托给孟御史了。
以乔刺史为人,做官怎么可能清清白白?
孟御史显然也清楚乔家和北海王府的恩怨,这才主动请缨去幽州。
六日后大朝会上,天子徐靖下旨,令孟御史为幽州巡查御史,代天子巡查民政。两百禁卫随行护卫。
这差事,确实辛苦了些,不过,也是一桩扬名的美差。代天子巡查一州所有郡县,持天子御剑,六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
孟御史在众臣羡慕的目光中接了圣旨。
第463章 番外之御史 (二)
隔日一早,孟御史就启程动身了。一众文臣纷纷来送行。
孟御史人缘一直不太好。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天子对他这般器重,文臣们自然乐意和孟大人亲近一二。
“此去幽州,路途遥远,差事辛苦,孟御史一路多保重!”
“我等在朝中静待孟御史巡查幽州大展神威。”
“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孟御史千万别推辞。穷家富路,这一去或许要一年半载才能回来。多带些金银在身上。说不定在半路还能救济些穷苦百姓。”
最后这一句话打动了孟御史。孟御史也不推辞了,痛快地收下。
众臣在心中给周尚书竖了一个大拇指。怪不得人家做了多年礼部尚书如今又被提任吏部尚书,就凭这份圆滑周全,活该是人家周尚书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