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夕颜看着这一幕,不由得露出会心的笑意。
现在的徐莹,可不是以前那个好捏的软柿子了。
没了碍眼的谢娇,赵夕颜心情骤然好了几分,笑盈盈地进了寝室。徐莹坐在床榻上,笑着冲赵夕颜招手:“月牙儿,快些过来让我瞧瞧。”
徐家姐妹四个,性情脾气各不相同。赵夕颜最喜欢最亲近的便是徐莹。她含笑上前,坐在床榻边:“三姐临盆生子那一晚,我没能来,心里颇为遗憾。”
徐莹笑道:“人都有生病的时候,你当时不便前来,现在来瞧我也是一样。”又笑着让奶娘抱了孩子过来:“宝儿快看,这是你未来舅母。她错过了你的洗三礼,今天得让她补一份贺礼才是。”
赵夕颜莞尔一笑:“亏得我早有准备,不然,今日哪里好意思见宝儿。玉簪,快些将长命锁和手镯脚镯都拿过来。”
两人相视一笑。
出生半个多月的小宝儿,脸上还有些红红的,小胳膊小手小脸。抱在手里软软的,婴儿特有的奶香气飘进鼻息间。
赵夕颜越看越喜爱,伸出手轻轻捏小宝儿的脸:“小宝儿生得真好,日后定是个俊俏儿郎。”
徐莹做了母亲后,眼神愈发温柔:“俊不俊俏都无妨。我只盼着他身体康健,平平安安地长大。”
这大概是天底下所有的母亲共同的心愿了。
赵夕颜笑道:“都说外甥肖舅。你就不怕小宝儿以后像他舅舅那般淘气?”
徐莹失笑:“那也没法子。自己生的,怎么都好。”
“说起来,春生小时候格外好动淘气。后来拜在赵夫子门下读书,我还时常担心,他肯定会惹夫子生气,经常挨板子。”
“没想到,他在夫子面前就格外老实听话。每天回来,问他学什么他未必说得出来,倒是一口一个月牙儿妹妹。月牙儿,你还记不记得春生小时候的模样?”
赵夕颜抿唇一笑。
她怎么会不记得?
她天生早慧,过目不忘,幼时的记忆清晰极了。
幼时的徐靖,生得唇红齿白好看极了,整日围在她身边,乐颠颠地喊着月牙儿妹妹。两人偶尔也有拌嘴的时候,每次都是徐靖先低头哄她。
一转眼,那个淘气孩童,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郎,随太子出征打仗,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三姐,我真想他。”对着徐莹,这句藏在她心底的话,很自然就出了口。
徐莹笑着叹道:“春生走了快半年了。我也日日惦记他。好在太子殿下已经启程归京,再过些日子,我们就能重逢相聚了。”
然后伸出手,握住赵夕颜的手,柔声低语道:“月牙儿,春生知道你病愈,不知何等欢喜。”
“外人乱嚼舌头,我是一个字都不信的。我知道,你的心里只有春生。”
“春生被一道圣旨宣召进宫,你不顾安危,毅然陪着春生一同来京城。在我心里,你早就是我弟妹了。”
“不管何时何地,我都站在你这一边。”
第230章 第二百三十章 疑惑
徐莹特意邀她前来,就是为了亲口和她说这些话。
赵夕颜心头一热,将头靠在徐莹肩膀上:“三姐说的话,我都记下了。”
赵夕颜和徐莹在寝室里独处说话,玉簪和海棠一同在院子里候着。
玉簪不时看一眼院门,有些心神不宁。
海棠笑嘻嘻地低声打趣:“别急,以我看,肯定有人比你还急哪!”
玉簪红着脸回击:“回去之后我就告诉小姐,李二河驾车的时候,你总探头张望。”
海棠也不害臊,小声道:“我们以后总是要嫁人的。徐二五是世子亲兵,不管怎么说都是世子的人。我可得嫁赵家的人,以后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和我们小姐是一条心。”
玉簪一时无力反驳。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外。
按理来说,亲兵是不能进内宅后院的。徐二五却是例外。徐靖令他留守王府,如今王府里没有女主人,徐莹掌管内宅琐事。徐二五时常来禀报府中事务,所以隔三差五地会进内院。
徐二五打着来禀报事情的借口来了,催着丫鬟去通传,眼睛直往玉簪这边飘。
几个丫鬟都知道徐二五的心上人是谁,一个个掩嘴偷笑。
其中一个丫鬟,笑着打趣:“县君正和赵姑娘说话,就是再要紧的事,也得等上一等。倒是玉簪姑娘,现在有空闲,你要不要先见上一见说一会儿话?”
徐二五厚着脸皮拱手道谢:“请你去将玉簪叫过来。”
在丫鬟们的窃笑声中,玉簪红着脸过来了。
徐二五那张热切的娃娃脸凑过来。玉簪立刻往后退一步,嗔他一句:“离远点,这么多人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