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玄乎了。
徐十一心里犯嘀咕,低声笑道:“世子离京有两个多月了,这么久没见赵姑娘,心里想得很,梦见赵姑娘也不稀奇。”
不。
不是普通的梦。
那种强烈至心悸的感觉,绝不是梦境。一定是月牙儿妹妹出了什么事。隔着遥远的时空在呼唤他。
可是,他还在军营里,接下来还有恶战。他不能抛下这一切回京城。
徐靖绷着俊脸,胸膛起伏不定,半晌才呼出一口闷气,将宝刀塞回刀鞘。
徐十一松口气:“明日早起要出兵剿匪,世子早些睡吧!养足了精神,明日再打一个大胜仗。”
徐靖却道:“去点烛火,我要写信。”
徐十一知道自家主子脾气,不敢再啰嗦,立刻点了火折子。
牛油火烛光芒四射,军帐里骤然亮了起来。
徐靖读书多年,才学不怎么样,着实练了一手好字。此时挥笔落墨,字如游龙。
写完信后,徐靖吩咐一声:“立刻派人送信,记着,这封信一定要送到月牙儿妹妹手里。”
徐十一应一声退下。
徐靖和衣而眠,躺到床榻上已经没了多少睡意。
今天是四月初六。
如果不是因为随军出征,今日,他本该骑着骏马去迎娶月牙儿妹妹。现在,正在入洞房,春宵一刻……
一团火苗在身体里涌动。徐靖翻了个身,继续胡思乱想。直到后半夜,才勉强睡着。
五更天,军营里响起了军鼓。
咚咚咚!咚咚咚!
沉闷的军鼓声震得人热血沸腾,睡意瞬间全无。徐靖一个咕噜翻身下榻,飞快地梳洗穿衣。
咚咚咚!咚咚咚!
第二通军鼓又响了。
徐靖大步出军帐,飞快地去领了早饭,狼吞虎咽将两个饼子吃进肚中。再快步到校武场的将台上。
定国公世子和忠勇侯也都来了。
忠勇侯胳膊上的伤势好了大半,今日穿上了盔甲,一派威武。
咚咚咚!咚咚咚!
三通军鼓结束,一万多士兵在校武场里集结完毕。
此时,朝阳初升,穿着玄色盔甲的英俊少年站在将台上,拔出长刀,高声呼喊:“万胜!万胜!”
士兵们齐声高呼:“万胜!万胜!”
声浪如潮,令人澎湃激越。
徐靖令人执起太子旗帜,然后下令行军。
这段时日,徐靖亲自领兵上阵,接连打胜仗。匪首章冲死在徐靖箭下,更是振奋军心。
军营里和朝堂不同。军汉们就服敢打敢杀亲自上阵英勇无双的好汉。更不用说,这位好汉还是身份显赫尊贵的北海王世子,代太子殿下领兵。
徐靖迅速在军中有了威望。
威望二字,看似无形无迹,却在人心。譬如眼下,徐靖一声呼喊,便有无数士兵齐声高呼。
忠勇侯一边策马前行,一边对长子次子说道:“看看北海王世子,短短几个月,就在军中有如此威望。你们兄弟两个,在军营里快十年了,也没这等声势威风。”
年已三旬的高大郎没吭声。
二十六岁的高二郎有些不服气:“他打着太子旗号,收拢军心,当然便利。”
忠勇侯嘿一声:“你不服气,今日平匪,你也领亲兵去杀了土匪首领。”
高二郎不吭声了。
说来可气。
他自恃身手好,在军营里也是最顶尖的。徐靖来了之后,整日牛气哄哄的。他心里不服气,就寻了个机会,在军汉们操练的时候主动邀战,然后,就是一顿风卷残云……他在床榻上躺了三天。
之后,他再也不提和徐靖一较高下之类的话了。
忠勇侯看着徐靖骑在骏马上英姿勃发的背影,心中暗暗唏嘘。
英雄出少年。徐靖光华难掩,平定冀州后回京,不知会掀起多少风浪。
第203章 第二百零三章 疑心
什么?
赵夕颜忽染恶疾,去了田庄?
赵家内宅里,赵素馨和赵鹊羽听闻此事,都有些发懵。
赵素馨年长几岁,心思敏锐,察觉有异,并未立刻追问。
赵鹊羽却是个藏不住话的性子,围在孙氏身边问个不休:“六堂姐昨日不是还好好的么?一早还去了叶家做客,怎么忽然就有恶疾了?”
“就算要去田庄养兵,也该带上丫鬟们伺候吧!怎么就一个玉簪跟着去了?”
“她到底去了哪一处田庄,我这就坐马车去看她……”
孙氏被女儿闹腾得头疼,瞪了一眼过去:“你父亲就是这么交代的。还特意嘱咐过,最近一段时日,你就在家中待着,哪儿都不准去。”
其实,孙氏也是一肚子疑云。
夫妻二十多年,她很熟悉丈夫的脾气。赵元仁肯定有事在瞒着她。只是,赵元仁不肯吐露实情,一定有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