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苏瑾用一支金钗划破了手腕。
值夜的丫鬟嗅到浓厚的血腥气,猛然醒来,然后就被吓得尖声叫了起来:“不好了!快来人!小姐轻生了!”
……
已经入睡的苏老夫人被惊醒后,一张老脸骤然铁青,咬牙怒道:“来人,立刻送信去书房,将此事告诉老爷一声。还有,传我的话下去,所有丫鬟婆子不得胡乱嚼舌。更不得传出去。否则,立刻杖毙。”
再恼再怒,也得起身去瞧瞧那个孽障!
要是这时候有个好歹,岂不是白费了多年的心血?
苏老夫人愤怒之下,也不用人搀扶,一路快步去了苏瑾的院子。
此时,院子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窝囊没用的长媳于氏,在苏瑾的床榻边哭成了一摊烂泥。丫鬟们也都慌了手脚。
万幸苏家养了一个大夫在府中,便是夜半更深也不必跑到府外请大夫。此时大夫面色凝重地为苏瑾疗伤。
苏老夫人面无表情地看一眼昏迷不醒的苏瑾,目光掠过浸染着鲜血的被褥,冷然问道:“李大夫,瑾儿性命有没有大碍?”
李大夫一边施针,一边快速答道:“发现得还算及时。如果再过一时半刻,流血过多,就是神仙妙手来了也没用。”
也就是说,还能救回一条命。
不过,流了这么多血,大大伤了身体,要将养回来,绝不是一两日的事。
再者,苏瑾有求死之志。要是再来这么一回,又该怎么办?
苏老夫人拧起眉头,窝了一肚子火气。听见于氏的哭声,愈发恼怒:“哭什么。瑾儿还有一口气,你别将她这点活气都哭没了。”
于氏扑通一声跪下,用力磕头:“我求婆婆,给瑾儿一条活路吧!”
接连磕了几个响头,于氏的额头迅速红了一片。
苏老夫人目光一扫,一旁伺候的丫鬟婆子立刻退了出去。
苏老夫人盯着于氏,一字一顿地说道:“从今日起,你在她床榻边守着。她有个三长两短,我就让老大写一封休书,先休了你。我倒要看看,瑾儿是不是不顾自己亲娘死活。”
四十多岁的妇人,被休回娘家,还有什么脸活下去?
于氏面色惨然,泪流如雨。
昏迷不醒的苏瑾,似也感受到了苏老夫人的狠毒,身子微微颤了一颤。
就在此刻,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发须皆白的苏掌院。
苏掌院已经年近七旬,这个年纪,没什么男女之别。进自己孙女的闺房,也算不得什么。
苏老夫人顾不得再训斥儿媳,立刻凑到苏掌院身边,低声道:“瑾儿这丫头,实在是个强脾气。竟趁着半夜用金钗划破手腕,流了许多血。亏得丫鬟发现得早,一条性命总算无碍。”
苏掌院皱眉道:“让瑾儿好好养着。老大媳妇也别跪着了,起身吧!”
然后对苏老夫人说道:“你也别太心急了。孟家的亲事,暂且缓一缓。现在大晋四处在打仗,太子殿下也领兵在外,这些儿女亲事等过些时日再说。”
苏老夫人讪讪应下。
苏瑾昏迷了一天一夜才醒。
睁开眼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于氏红肿不堪的眼:“老天保佑,你总算醒了。”
她还没死吗?
亲娘在耳边不停絮叨着说话,她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苏瑾虚弱无力,动弹不得,再次闭上双目。
……
第196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内应
从这一日起,苏瑾的床榻边一直都有人守着。
屋子里剪子金钗之类,都被搜走了。长长的腰带也都被拿走。几个丫鬟不错眼地盯着苏瑾。哪怕苏瑾稍微翻个身,都会引来丫鬟们一阵紧张。
之前那个值夜的丫鬟已经被杖毙。
苏老夫人下了严令,苏瑾有半点差错,她们这些伺候的丫鬟都会没命。由不得她们不紧张。
于氏苦口婆心,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来来回回无非就是那么几句。
“你祖父已经打发人去过孟家,孟家暂时不会来提亲了。这件事或许还会有转机。”
“你这般年少,好日子都在后头,可千万不能有轻生的念头。”
至于苏老夫人威胁于氏的那番话,自然有丫鬟告诉苏瑾:“三姑娘可别再闹腾了。老夫人说了,要是姑娘有个三长两短,就要写休书,送大夫人回娘家。姑娘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夫人想一想。难道要生生逼死夫人不成?”
她终于领略到祖母的“手段”了。这是用于氏来逼迫她低头,或许,接下来还会以她的亲爹和兄长胞弟来逼她。
想死都死不成啊!
苏瑾侧着身子向里侧,目光茫然空洞。
……
远在冀州的太子,此时胸口忽然有点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