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咳疾发作得愈发频繁。如今是初夏时节,竟也犯了老毛病。
太子这一咳,太医院里十几位太医都来了,齐整整地跪了一地。
永明帝怒道:“立刻为太子看诊。治不好太子,朕统统摘了你们的脑袋。”
太医们诚惶诚恐地领命。
苏皇后忍着眼泪,轻声劝慰永明帝:“皇上息怒。是臣妾没照顾好竣儿,太医们焉有不尽心之理。”
永明帝对着温言款语的苏皇后总算稍稍歇了怒气。
太医们会诊后,又是施针又是开药方,等热腾腾的药喂进太子口中,已是半个时辰后的事了。
太子喝了药,咳嗽总算停了,也没了力气说话,由内侍搀扶着去休息。
苏皇后一心牵挂儿子,实在没心思应付永明帝,轻声道:“臣妾要照顾竣儿,无暇伺候皇上。不如今晚让香巧伺候皇上吧!”
香巧是苏皇后身边宫女,生得娇俏妩媚。永明帝早就看上眼了。此时苏皇后主动张口,永明帝色心大动,立刻就应允了。
永明帝如何服妙药宠信一个宫女,且不必细述。
苏皇后在太子床榻边守了一夜。
太子不时咳嗽,无法沉沉入眠。一直到四更天,总算不再咳嗽,也睡熟了。
苏皇后熬了大半夜,也不觉困倦,就这么默默坐着,任凭思绪飘飞。也不知想起了什么,目中闪过水光。
太子这一病倒,苏家人第二日就进宫来了。
苏家原本在京城名门只能算二流,出了一个苏皇后,苏家也跟着飞黄腾达,一跃成了京城新贵。
苏皇后的父亲做了翰林掌院,苏皇后的几位兄长,或外放或在京城做官,都是显赫要职。
今日进宫来探病的,是苏皇后的母亲和长嫂。
苏老夫人见苏皇后熬得两眼血丝面色苍白,心中痛惜,流着泪道:“太子殿下病了,皇后娘娘忧心是难免,也别这般苦熬,伤了凤体。”
苏大夫人于氏也用帕子捂了眼睛,哽咽道:“是啊,娘娘一定要保重凤体。我们苏家上下都惦记着娘娘。”
苏皇后目中闪过一丝讥讽,先挥挥手,令所有宫人都退下,然后才淡淡道:“你们都别哭了。太子没事,本宫也撑得住。至少能保苏家二十年富贵。”
于氏哭不下去了,有些尴尬。
苏老夫人到底是苏皇后亲娘,说话就没那么多顾虑,张口叹道:“暮云,当年的事,我们苏家确实愧对你。”
“你要怪,就怪你父亲骨头软,怪我这个亲娘没用,护不住你。”
“可你也得理解我们的苦衷。不是我们想卖女求富贵,实在是皇权赫赫,太子殿下非你不娶,我们能怎么办?”
第100章 第一百章 往昔
提起往昔,苏皇后身体微颤,目中闪过痛楚的水光。
“当年,是我们对不住你。”苏老夫人哽咽道:“我们给你下跪,逼着你和那个人一刀两断,逼着你嫁进太子府。”
“这都二十年过去了,你还耿耿于心,不肯释怀么?”
“我这就给你跪下,等你消气了,我再起身。”
年近七旬的苏老夫人,颤巍巍地起身要跪。
于氏哪里能让一把年岁的婆婆跪下,忙扶住苏老夫人,又苦苦央求苏皇后:“娘娘,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娘娘何苦为了陈年旧事伤怀。骨肉至亲,难道抵不过一个外人么?”
骨肉至亲。
她就是被这四个字束缚了一生。
苏皇后自嘲地扯了扯嘴角:“罢了,陈年旧事,确实没什么可说的。母亲也别跪了,好好坐着吧!”
苏老夫人暗暗松口气,陪着笑脸说尽好话。
苏家有今时今日,全都仰仗苏皇后。苏家今后的富贵荣华,也都寄在苏皇后和太子身上哪!
苏皇后精神不佳,敷衍片刻,就让苏老夫人和于氏跪安了。
苏老夫人颤巍巍地出了皇宫,到了宫门外的苏家马车上,腰也不弯了,背也不驼了,低声对于氏说道:“瞧太子的身子骨,委实不像长寿之兆。”
于氏心想,何止不是长寿之兆,简直就是天生短命鬼的模样。这也幸亏是生在皇家,有太医们精心调养,有世间奇珍良药养着,不然早夭折了。
当然,实话是不能实说。
于氏说了一通不实的好话。苏老夫人叹道:“这些话,在外人面前说说也就罢了。这马车里就我们婆媳,就不必说这些了。”
“太子今年十六,下个月就是册封大典。很快就要选太子妃了。瑾姐儿年龄相宜,我们再使把力气,这门亲事何愁不成?”
瑾姐儿是长房嫡出,于氏三十四岁时生的幼女,一直爱如掌珠。听闻婆婆有这等打算,于氏很是不愿,委婉地说道:“我们苏家人丁兴旺,瑾姐儿这一辈有六男五女。二房三房也都有年龄合适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