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的落差,荒诞的现实。”
“牛啊,答主文笔真的很不错,我看写他片场那段绝了。真有点那种……上天既赐予他绝世的美貌,又赐予他超出常人的才华。”
薛晓晓翻到这个点赞前列的评论,是真的很赞同。她跟过两次组,每次都服到不行。
天才任性的发挥,依旧很完美会让人觉得很可惜。
天才刻苦的努力,发挥更完美只会让人觉得绝望。
天分比不过,努力比不过。
只能绝望。
她们诸老师就属于那种比不过,追赶不上的演技上的天才。薛晓晓认为这怕是片场上很多人的共识。
她一直翻看着评论区,想着怎样从其他的角度发挥,把这个风评转转。结果回头一刷,发现匿名贴更新了。
排在最首页的是特意排版了,黑体大字的道歉。
薛晓晓:“???”
她很确定工作室没人联系这位,她们诸老师并不把这当回事。
【很抱歉,时隔几年,没想到这个匿名贴会被扒出来。有些话想说很久了,可一直没有勇气说出口。他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只是,曾经的我把包容和温柔当做了理所应当,不够成熟地任性前进。
离开那个圈子有段时间了,回想起来还会觉得迷茫。当时写帖子有冲动也有炫耀,到最后则是留作警醒,提醒我曾经的卑劣和无端的揣测。我是后来才知道他们认识很久了,一直是很好的朋友,我承认我当时很嫉妒这一点。
……
他不太喜欢解释,事情发酵到现在也没有联系我删除这个帖子。也许我可能就像一个卑劣的小丑。我曾经的确很喜欢很喜欢他,这份喜欢甚至压倒了一切。依稀记得很久以前那个晚上,那时接了一个小破剧,接连赶着大半多个月的夜戏,每天都顾不上饭点。他就说买点泡面吧,省的回来后大家都饿的头晕眼花。那天晚上,回来的挺早的,他说不想吃泡面,给我们发了红包去吃饭,顺带让我们把不想吃的泡面给前台,留给需要的人。
他是个很天真的人。我们眼底的天真,在他眼底是理所应当的坦然。他喜欢帮助人,从不求任何回报。我知道他为何这么说,他一向很细心,大到剧组里的变动,小到身边人的情绪。他不会注意不到有个小孩蹲在酒店附近蛮久了,好像是在蹲守他。
我说那孩子挺有钱的。他说他知道,有点像是偷跑出来的,让我偷偷同前台说下,问下对方情况。后面,又帮着买了一张回家的票。我说“哥,你是烂好心。”他倒是不介意地笑了下“好人多,才有意义。”
……
当年我做了蛮多错事的,可离开的时候,他还是私发了一段消息给我,我记得很清楚。他说这段时间他也有错,他说我没必要太在意,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不合适那就换吧。你们看,直到最后他的确连句重话都没有。后来我又去了其他公司做了一段时间 ,最后选择了离开这个圈子。我并不后悔离开,我只是遗憾遇见他时太年轻,太不懂事。
后续已删除。
没人联系我,只是觉得曾经的自己太自私。】
—等等?这段意思是说……以前纯属自己揣测?
—牛逼了,这姐能别这么白莲花吗?我没看错的话,自己工作问题失误最后轻飘飘来句我错了,就好像所有人都该原谅她?
—这会儿删除是怕被告吧哈哈哈哈,真有点心的话不早就删除了。还留作警醒?被笑死,可能背后看着点赞和评论认同,特别共情吧。
—这道歉就说自己误会了,他们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无语到了,早就知道了早不说,等到闹大了才说。
—本来很同情答主的,后面不得不说答主挺会笔墨春秋的,不利于自己的不说。
—看完不知道为啥怪怪的,隔了好久终于想到了个字形容,那就是“茶”。不过看得出来,答主这次是绞尽脑汁地道歉了。
薛晓晓想了下,还是把截图发在了工作群里。
底下的评论各占一半,有吐槽匿名答主戏多的,也有共情她的,觉得她发声肯定是被公关了,素人真难。
人们往往只会想看到自己想看的。
人们也只会偏信自己无端的揣测。
弱小的总是更容易博到更多的同情,社会资源的不共等总会让人相信弱小的。尽管有时候事实并非如此。
师明佑看到这段时,其实没啥感想。
人性是黑白掺杂的,有太多的灰色地带。就如同他,并非表面的如此完美。他对那位助理,有印象但也无更多情绪。他有时候觉得自己挺冷酷的。他是不会生气,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那些错误并不会影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