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我无心霍霍天下(311)

作者:纵风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齐滺甚至怀疑外侯官的线报出了问题:“确认是高丽做的吗?会不会是东/突勒?亦或者是什么其他的国家?”

很可惜, 对于齐滺提出的其他可能,萧楫舟遗憾地摇摇头:“就是高丽, 错不了。”

萧楫舟将外侯官八百里加急的奏报递给齐滺看:“外侯官进行了细致的战场检测,通过使团埋骨地附近的马蹄印与尸体上的痕迹来判断, 屠杀和亲使团的就是高丽最精锐的高丽铁骑。”

听到萧楫舟的回答,齐滺的眉头都要皱在一起了。

高丽铁骑,以高丽国名命名, 足以说明这支铁骑对高丽的重要程度。事实也证明这支铁骑没有让高丽失望,以高丽举国之力供养的铁骑最终给高丽带来了几百倍的回报。

这支铁骑的组成士兵皆是高丽贵族,由于贵族自幼衣食都比普通百姓好上一大截, 长大后的身材自然也是人高马大, 以至于这些选拔出来的铁骑士兵能够挥动比普通的游牧民族的士兵更大更长的弯刀。

他们所用的战马也是不知用何种方法培育出来, 比普通的战马更加强壮,也能承载更加厚重的战甲。

这样一支由更高大的战马与更强大的士兵组成的高丽铁骑在松墨草原上所向披靡,别说那些弹丸小国,就是已然是松墨草原霸主的东/突勒都没能在高丽的手上讨到便宜。

最近几次高丽与东/突勒的作战,结局皆以东/突勒的战败而告终,高丽也因此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与霸权,成功地建立了以高丽为中心的东北亚秩序。

近几年,高丽频繁入侵大梁东北部,又向大梁东北部的羁縻州县索要贡品。由高丽建立的东北亚秩序已经隐隐威胁到了大梁建立的东亚秩序,这才引发了历史上的三征高丽。

正是因为清楚大梁与高丽的战争是霸权冲突,因此齐滺从来都知道大梁和高丽必有一战。只是齐滺没想到,这场战争会来得这么快,比历史上的时间还要提前两年。

齐滺问:“莫依啜要点兵攻打高丽,但室韦的国力不足以和高丽抗衡,我们是不是也要帮忙?”

毕竟室韦是大梁的附属国,这场战争的导火索又是室韦“进献”给大梁的和亲公主被高丽截杀。大梁要是兴兵不攻打高丽,脸要丢到全亚洲了。

“打是必然要打的。”萧楫舟沉默一瞬,他的拳头在瞬间紧握起来,脸上也闪过几分犹豫,“就是派谁去打的问题。”

一时间齐滺的脑中闪过很多人名,战功赫赫的大梁第一公子杨念玄,熟读兵书也该历练的萧盛,亦或者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随便拿出一个,配上大梁强盛的兵力,都足够给高丽教训。

毕竟,历史上的三征高丽失败,没有一次是因为大梁的综合国力不如高丽。

一征高丽失败,是因为历史上的梁昏帝御驾亲征,却将文武百官都带了去,也将错综复杂的朝廷党争带到了战场上,导致主帅军令不行,士兵阳奉阴违从而贻误战机。最终萧楫舟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的必然失败,选择了班师回朝。

二征高丽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失败,因为二征高丽的时候,萧楫舟吸取了一征高丽的教训,只带着亲信亲征。曾经的战神在战场上重新焕发光彩,一路打到了高丽的国都平壤。

只是平壤围困战正在进行时,大梁内部却着了火,阿鹿桓念玄反了,直接领兵围困了洛阳。远征高丽的士兵多家在洛阳,士兵的心神已经动摇了,故而萧楫舟只能看着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平壤咬牙回防。

三征高丽时,大梁如此国力甚至已然民不聊生,更何况综合国力远远不如大梁的高丽。因此,当三征高丽的大军到达高丽边境的时候,高丽王直接投降了。一拳打在棉花上,萧楫舟只能闷闷地收了高丽王的投降国书,班师回朝。

只是大军班师回朝,高丽却又耍起了小心思,拒绝向大梁称臣纳贡。萧楫舟气得要四征高丽,然而风声刚一放出,首先出现的却是国内如同雨后春笋般滋生的叛军。

历史上的记载已然说明大梁的国力远远高于高丽,现在的大梁又比历史上的大梁更加强盛,支撑起一场战争不成问题。即便大军压境,齐滺也有信心大梁可以轻而易举地支撑五年,而高丽绝对撑不了这么久。

也就是说,只要领兵之将不是废物,哪怕仗打得一般,耗也能耗到高丽投降,让谁去做领兵之将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

可是当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刹那,齐滺猛然意识到,萧楫舟想说的可能和他想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好半晌,齐滺才试探着问:“你这么说,是不是你想御驾亲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