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挽看着镜中宋清音那张脱俗的脸默了许久,任由婢女帮自己挽发,半晌蓦地开口:“你为何总爱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生就一颗爱管闲事的烂好心,改不了了。你已忍我多年,今日最后忍我一回罢。”说完宋清音从她首饰匣子里挑出一支珠钗递给婢女,“这支清丽而不惹眼,更合适些。”
婢女看向谢挽,见自家小姐垂眸默许,方接过来为主子戴上。
“为何来劝我?”谢挽捏紧衣袖,颤声道,“你这样矜雅孤傲的人,应最看不起我这般作为才对。”
宋清音点头:“是有些看不上。”
“……”
“但你嫌恶我多年,那时撞见我为湘娘诊治,却并未告诉任何人,亦未出言讽刺于我。”宋清音缓缓道,“只这一点,便足以令我心怀感激。”
谢挽脸上怒意一滞,低头不语。
宋清音见她已想通,便起身告辞,可刚走至门前就听身后谢挽问自己:“你就半点都不难过么?”
她回过头,听见后者继续道:“我是在前几日兄长说陛下有除我之意,才恍悟自己其实更多的只是贪慕陛下的权势。可这些年我看得清楚,你不一样。”
谢挽的声音轻了几分:“旁人不知,我却知晓,这些年你总在暗处偷瞧孟次辅,不过是因他身穿玉袍的模样像极了陛下。”
宋清音怔怔出了会儿神,并未回答,只垂下眼帘,转身迈步离开。
她回到家中,与母亲和几位嫂嫂一同去孟国公府。
路上母亲仍在叮嘱:“不管先前如何,如今孟家姑娘是陛下亲封的皇后,你在娘娘面前万万不可失了尊敬。”
她颔首:“女儿知晓。”
不出所料,皇帝今日果然抽空过来了一趟,脸上带着她从未见过的温柔笑意,侧身低头,不知同正夹起一根奶酪卷吃着的崔幼柠说了什么,惹得那娇美姝丽的女子俏脸绯红,左右四顾,尔后悄悄伸手拧了他一把。
宋清音当即一愣,还没来得及为胆大妄为的崔幼柠担心,却见帝王被拧之后非但没有半分不豫,反而笑得愈发温柔宠溺,那双清澈好看的眼眸晶亮璀璨,却只看得见一个崔幼柠。
她不由怔然。
自己暗暗倾慕宁云简多年,虽没得到什么结果,但好歹没喜欢错人。
宁云简推行仁政、庇佑百姓,又昳丽修仪、风姿如玉,性子虽疏冷,对心悦的女子却温柔体贴,天底下当真再寻不到比他更好的郎君了。
既如此,也没什么好介怀的。
宋清音恍惚一瞬,正欲收回视线,却在不经意间对上正坐于天子下首左侧的孟怀辞的目光。
想到方才自己竟盯着人家亲妹妹和妹夫看了这么久,她不由觉得有些羞愧,立时与那位芝兰玉树的次辅大人错开视线,不再乱看。
与宁云简一同坐在上首的崔幼柠忍不住疑惑地瞥了自家兄长一眼。
前几日哥哥还说再也不穿玉袍,今日不知为何又反悔了。
兄长与宁云简是一样的人,瞧上去怎么也不会轻易出尔反尔。
……不过宁云简在某些时候也总说话不算话。
想起他那些时候的孟浪无耻,崔幼柠立时沉下脸,摇了摇脑袋,把里头那些画面晃了出去。
今日因皇帝亲至,席上所有贵妇和小姐看出天子对她的袒护与看重,对她的态度便一个赛一个地热络恭敬。
加之不知为何,她往年救济过的贫苦百姓纷纷冒了出来,在大街小巷宣扬她的善行,直至人尽皆知。那些曾因她背弃过宁云简而不满的老臣因此对她有所改观,面上的尊敬也真切了不少。
且前两日还传出有好几个百姓看见孟国公府飞出一只金凤,在国公府上空盘旋一圈方离开。是以京中议论纷纷,都说她是天定凤命,乃上天赐给明君的贤后。
至此再无人说她半句不好。
崔幼柠心中生疑,待送走宾客,便将宁云简拉至无人处:“是你散播的谣言么?”
“不是,”宁云简薄唇微动,“朕只是命人说了些实话。”
崔幼柠看着眼前俊美无双的帝王,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便沉默下来,环臂上前静静拥住他。
宁云简揽着她的腰,在她耳边低声道:“朕有些等不及了,便又拨了三百宫人去办你我的婚事。婚期可挪至十月廿十,阿柠可愿提前三月嫁朕?”
怀中之人闻言捏紧了他的衣袍,将脸埋在他胸膛上,闷声“嗯”了句。
“婚期能提前,你兄长也出了不少力。他将孟家名下的绣庄里的绣娘尽数送入宫中,与御衣司一同绣制你我的喜服,金玉铺子的巧匠也全送来了。”宁云简弯了弯唇,“朕还以为你刚回孟家,你兄长会设法多留你几月,没想到他竟这般识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