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学子的市井生活(3)

作者:小桥流水飞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行至门前,林嘉宝朝着老秀才作揖行礼,“学生拜见老师。”

老秀才捋了捋胡子,朝着林嘉宝点头示意,“先坐下吧,好生治学。”

“是,谨遵师命。”然后林嘉宝就快步走到座位上。

冲着左右同学点头招呼之后,拿出书来跟着老秀才一起念。

林嘉宝边念边一一对应自己之前所学的内容,希望可以融会贯通。

温习后,因为明年有几个学生要去参加县试,老秀才又当堂仔细讲解了一番八股文的制式要求。

林嘉宝边听边回忆起原主之前是怎么写作的。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而且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圣人相同,极大地制约了所写文章的内容。并且若是有与圣人不同的观点,就无法通过考试。

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

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

,书写难度甚高。

思及此,林嘉宝摇了摇头,嘴边挂着苦笑,心想自己之前太过小瞧古人,这八股文的难度,可是比自己大学论文难多了。

要静下心来,虚心请教老师才能慢慢追赶了。

还好自己思想足够成熟,不至于言无一物,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下了学,还没走到家门口前面的小池塘,边看见林小娘搀着林老娘站在池边的桑树下等着自己呢。

林嘉宝疾步向前,走到林老娘身边扶着她说:“娘,你身体还没好全,怎么就如此劳动自己,还是在家歇着的好。儿子又不是第一次上学,认得路的。”

“好好好,娘知道,娘就是太高兴了。这些日子知道你能重新把书念起来,我的身体就已是好了大半了。”林老娘拍了拍林嘉宝扶着自己的手,欣慰的说道。

“宝哥儿,今天娘早食吃了许多,比前些日子好很多了,我这才带娘出来候着你的。”林小娘在旁边解释道。

“好了好了,我又没有怪你,看把你紧张的。家里的绣活都做好了吗?

等过两天我休息,就和大哥一起去集市上把你们的绣活和家里的干货都卖与掌柜的,换些钱给你们买些布做身衣裳,再买些米粮。”林嘉宝笑着说。

林小娘高兴的说:“宝哥儿,你真好!绣活都做好了,娘也跟着做了一些,还打了络子呢。”

“宝哥儿,娘不要衣裳,这钱还是好好存着给你买纸用吧。我看你都不舍得用,天天就用清水在案子上比划,娘心疼啊!”

林嘉宝嘴上安慰着林老娘不碍事的,自己火候没到,用清水练字也是无妨的,心里却虚着呢。

哪里好意思说自己是怕留下与原主不一样的笔迹呢。

还好这段时间自己日夜苦练,家里唯一的一支毛笔都快写秃了,才勉强把字体练得和原主相似,而又比原主的字好看一些。不枉费自己在现代那些年苦下的功夫。

走到家中,嫂嫂已经把饭食都把上桌了。

众人依序齿做好,林老娘做主位,林大郎和林嘉宝紧挨着左右入座,嫂嫂和林小娘也紧跟入座。

饭后,林大郎拉着林嘉宝说话。

“宝哥儿,做哥哥的念书不如你,只些许认得几个字,不算睁眼瞎。这两天地里的庄稼伺弄好了,哥哥想去镇上找些短工做做,贴补家用。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林嘉宝低头沉思,这陈朝与历史上的明朝仿佛,建朝初为了恢复经济和人口,朝廷颁发了一系列有关招收流民垦荒、兴修水利,实行屯田和匠户轮班等方面的法令。

当初家里治病卖掉的田,有一部分就是林老爹夫妇年轻的时候开垦的荒田。

商业上,

盐和茶这些大头利润的都由国家专卖,商人必须向官府交钱买盐引和茶引。

其他手工业,比如说纺织棉花、织布、制瓷、酿酒都有专门的地方负责,林大郎也没这份手艺,指靠不上。

镇上的经济水平,虽说比不得现代繁华,但是该有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项目,却也是发展的相当成熟,一般人插不上手。

要说送林大郎去镇上学徒,可是他年纪二十有二也算大了,掌柜的未必肯要。

去码头做苦力,或者去地主富绅家做短工都太过辛苦。

哥哥嫂嫂成亲三年有余还未有子嗣,不敢让哥哥太过劳累。

思及此,林嘉宝开口对林大郎说:“哥哥,帮别人做工劳累伤身,工钱又少,不甚划算。况且哥哥还未有子嗣,不宜太过辛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