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 听说刚才京城来人了,不知?”徐航咽了咽口水,急切的望着林嘉宝。
“你们消息可真灵通!先坐下吧, 待会和你们细说。”林嘉宝笑了笑, 请他们入座。
“谢大人!”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 先后入座。
几人刚坐下喝口茶,歇一歇。
“大人, 牌匾抬过来了。”李默就前来禀报。
“恩,这么快?赶紧抬上来给诸位大人看一看吧,都惦念的不得了呢!”林嘉宝笑着吩咐道。
“大人, 这莫不是?”徐航激动的站起来,声音发颤的询问。
林嘉宝笑着点了点头。
几人立马站起身,伸长着脖子朝着门外看去, 心急如焚的期盼着。
很快,李默就领着几个衙役将牌匾抬了过来,放到了厅堂上。
林嘉宝上前将上面盖着的红绸掀开,露出了御贡商会四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照亮了在座的商贾的心。
几家商贾都忍不住走上前,小心翼翼的摸着这块牌匾,像是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珍宝。
过了半晌,众人才如梦初醒般,朝着林嘉宝道谢。
“我等谢过大人,大恩大德如同再生父母!”徐航领着其他几家领头人,感激的朝着林嘉宝跪下叩谢。
“快快请起,这是你们应得的。是你们行商中不忘惠及百姓,所以圣上才会下旨嘉奖你们。”林嘉宝上前将人搀扶起来。
“多谢皇上,皇恩浩荡。”几人又是跪下,对着京城的方向叩谢一番。
之后林嘉宝将牌匾郑重的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带回了商会。
几人欢天喜地的接过牌匾,小心翼翼的抬回去了。
第二天,他们就联合举办了一场盛会,庆祝商会取得了御贡的资格,林嘉宝夫妻也被邀请入席,热热闹闹的一同庆贺。
这个年,林嘉宝等人过得很是忙碌,在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宴席间,匆忙度过了。
年后开春,林嘉裕又领命继续去各地寻找修建井渠的地点,去
年已经修建好了两条水渠,今年开春惠及了许多村子里的农田。
大家都省时省力,不必再去河中,老远的担过一挑水,一趟趟的往返河边农田之间。
嘉禾则是被林嘉宝派去将官田收回,深耕细作,重新清理出来。规划种上细绒棉,为县衙的经济创收。
回收工作开展的很顺利,众位典吏都清楚了解到林嘉宝的为人,没有执拗的与他作对,都很配合的将官田还了回来。
去年嘉裕和庄头的儿子已经教导过三村的人怎样种植西瓜了,今年就没有再去,只是派人送去了种子和药肥。
大家去年都收入颇丰,今年都纷纷选择了自己购买种子和药肥种植西瓜。
李春意包的田地也另外雇了人,种植精挑细选下来的优质种子,开始走精品路线,不与民争利。
县衙里,林嘉宝正坐在榻上,同李春意闲话家常。
“春意,我打算将棉花的种植方法和过程,以及后面纺纱成线,织染成布,全部都找人写下来,配上图画,再拓印成书。”
“然后分发给每个村子里的保甲,让他们教导村民怎样种植棉花,改善大家的生活,你觉得怎样?”
“很好啊,这里的气候适合种植棉花。只不过,就只写细绒棉的吧,长绒棉既然已成为贡品,就不能让它过于泛滥。”李春意点点头,补充了自己的看法。
“恩,我知道。长绒棉的种植方法就只教给商会的会长,毕竟长绒棉是以商会的名义报上去的。”
“那我明天把庄头找来,让他将自己总结的方法说出来,你找个书吏记录下来,再送去书局拓印成书。”
“恩,就按娘子说的做。”林嘉宝将李春意轻轻揽入怀中,笑着同她说。
几日后,书局将拓印成书的棉花簿,呈贡给了林嘉宝。
“大人,请看。”礼房的何掌书将书递给了林嘉宝阅览。
林嘉宝欣喜的接过书,翻了几页,心中很是满意,“辛苦你们了,做得很好!”
“多谢大人夸奖。”何掌书上前拱手道谢。
“大人,我等还将书中内容雕刻成碑,放到了县衙的墙外供过往行人观赏,希望大家都可以知晓大人的功绩。”
“恩?我的功绩就免了吧,这个主要是娘子的功劳。不过石板雕刻确实保存的要久一些,你考虑的很周到。”林嘉宝点点头,很满意的夸赞了何掌书。
“是,那卑职先行告退,将这些书派人快马送至各个乡镇,让老百姓赶在播种前学会怎样种植。”
“恩,你先去忙吧。”林嘉宝挥手让他退下。
随后,林嘉宝又将吏房和工房的掌书传唤过来,过问学堂修缮和招聘老师的事情。
“回禀大人,几所学堂已经修建完毕,只等学生进学了。”钱掌书恭恭敬敬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