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厨房的管事的被拎过来了。
曹嬷嬷厉声问道:“今日长公主的饭菜是何人所做?”
闻言,管事的松了一口气,原来是此事,吓死他了,他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死罪。
“是郡主做的。”
长公主和曹嬷嬷都愣住了。
长公主:“你说早饭是昭儿做的?”
管事的:“回公主的话,早饭的确是昭然郡主做的。昭然郡主不到卯时就去厨房为公主准备早饭了。整顿饭郡主都是亲力亲为,没有假他人之手。”
整个公主府谁不知道长公主对昭然郡主的喜欢。昭然郡主虽不似公主亲生却胜似亲生,对郡主比对两位亲生的公子还要好。只要多夸夸郡主,公主肯定会开心的。
长公主再次看向盘子里的包子,拿起来筷子继续吃了起来。
味道当真是不错,保留了蟹黄和蟹肉的鲜香。
曹嬷嬷看向管事的,抬了抬手让他起来了。
长公主一口气吃完一个包子,这才停了下来。
曹嬷嬷笑着说:“郡主当真是孝顺,一大早起来为公主准备饭食。”
这话长公主显然很爱听,她的脸上带着笑意。
曹嬷嬷看向另一盘包子,惊讶地说道:“公主,您瞧瞧这个包子,皮竟然是透明的,里面一看就裹满了虾肉,好看的紧。”
长公主:“端过来。”
长公主再次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水晶虾仁包,吃到口中,满嘴鲜虾的味道,味道着实好。长公主眼前一亮。
长公主吃了两个水晶虾仁包后,曹嬷嬷又盛了一碗海鲜粥。
长公主边吃边点头。
显然对饭菜十分满意。
今日长公主比平日多吃了许多。
瞧着还有剩下的,长公主本想赏给下人,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
“放好了,中午热一热。”
味道倒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不好给旁人吃。
长公主生下来就是含着金汤匙的,何时吃过剩饭,今日竟然会因为昭然郡主破例。曹嬷嬷惊讶不已。
不过,为了长公主着想,她还是劝道:“驸马上朝去了,不如让大公子和二公子也尝尝郡主的手艺?”
长公主眼神中略带不舍,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好吧,让他们也尝尝吧。”
长公主擦了擦唇,看着面前厨房的管事的,道:“赏,厨房这月的例银翻倍。”
管事的脸上笑得像是一朵花,跪在地上谢恩:“多谢公主赏赐。”
曹嬷嬷抬了抬手,管事的退下了。
第12章 接人
◎袁朔接昭然回府。◎
长公主吃饱饭便想到了做饭之人:“昭儿呢,怎么没见她过来?”
曹嬷嬷出去问了问,不多时便回来了。
“郡主一大早提着食盒去刑部寻姑爷了。”
长公主心中有些酸涩,道:“她还给袁朔做了饭?”
曹嬷嬷跟在长公主身边多年,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她笑着解释:“听说郡主早上起床后先给公主做的饭,给公主做完,顺便用剩下的面给姑爷蒸了一笼包子,又给姑爷匀了一碗海鲜粥。”
意思就是郡主是特意为公主准备了早饭,袁朔那份是顺带的。
长公主心里舒坦了些。
“虽说女儿大了胳膊肘往外面拐我有些不舒服,可她如今能放弃阿成,对袁朔上心,我也就放心了。”
曹嬷嬷:“郡主一向单纯,从前就是被人糊弄了,如今她嫁了人就醒悟过来了,您才是真正对她好为她着想的人。”
长公主:“虽不是亲生的,但却是我看着长大的,哪能不疼呢?对了,前几日宫里送来的藩国进贡的粉宝石头面给她送过去吧。我年纪大了,戴粉色不好看,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戴粉色正好合适。”
曹嬷嬷:“您哪里老了,您年轻得很,看起来就像是郡主的姐姐。”
长公主:“你这张嘴啊,惯会哄人的。”
昭然一路长吁短叹地回了长公主府。一到府中,便看到了桌子上的一整套粉色宝石的头面。
那金光闪闪的目光着实吸引人。
阿满在一旁惊呼:“呀,这不是藩国进贡来的名为‘桃之夭夭’的头面吗?听说价值连城。没想到长公主竟然送给郡主了。”
她记得之前郡主就想要这套头面了,长公主拿一套便宜些的绿宝石头面给了郡主,郡主当时发了好大的火,将那套绿宝石头面砸了个稀巴烂。
没想到如今长公主竟然将桃之夭夭送给了郡主。
昭然哪里知道这些事情,关于这个世界的事情她只知道书上说的那些,有些书上的内容她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听到价值这么高,她小心翼翼地将头面拿了起来。
这色泽,这做工,也太好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