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一个个都调子很高,哪里愿意来咱们这个小县城。”
刘继军从排骨罐头的良品率中冷静下来。
他刚才是有些太激动且想当然了,生产线的机器很精密复杂,顾知朝就算太聪明,他也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这些机器,让他直接上手调试,是他有些太想当然了。
“大舅,现在咱们厂里排骨罐头的良品率放在全国肉联厂中,算是什么水平。”顾知朝问道。
“嗯?”
刘继军见顾知朝突然转变话题,愣了愣,才回应道:“我听说85%就已经可以达到优秀了,90%以上的我好像还没听过。”
“这也就是说,咱们厂里排骨罐头的良品率属于国内的头一份。”
顾知朝笑了笑问道:“那大舅你说,这个消息传出去,那些专家会不会好奇咱们是怎么达到的?会不会过来看看?”
但凡是那种认真钻研的专家,他们肯定会过来考察原因的。
顾知朝自己是科研人员,他很懂科研人员的心思。
为什么那么多科研人员全世界各地飞去听讲座,就是为了第一时间能够掌控到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顾知朝这是准备用排骨罐头的良品率作为鱼饵去钓那些有求知渴望的专家。
“知朝,还是你这脑子好使!”
刘继军恍然大悟,拍了拍顾知朝肩膀,激动地说道。
这专家过来看排骨罐头生产线,到时候再请他们帮忙看看其他生产线的问题,那不是水到渠成的嘛!
“大舅,我写份关于提升排骨罐头良品率的论文,先用这篇论文吸引那些专家过来,然后再将之看的和肉联厂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出来,到时候大舅你将这些资料交给专家们,他们一边研究资料,一边帮你解决厂里的问题。”
顾知朝条理分明,很快就替刘继军做好了后续的安排。
“好好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刘继军现在对顾知朝是言听计从,对他的话哪有不同意的。
“只是,这样的话,知朝你太辛苦了。”
刘继军反应过来,顾知朝现在可还在帮刘宏斌翻译抄写书籍,现在又要替他整理肉联厂的资料,这工作量未免也太大了。
刘继军看着顾知朝那颗脑子,这可是过目不忘,看过很多先进资料的宝贵脑子,这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他可负责不起啊。
第六十一章 食堂(二更)
“不辛苦,我先将排骨罐头的论文写出来,其他的资料可以慢慢写着,总归专家过来也需要时间的。”
顾知朝摇了摇头,他脑海里的那些资料放着也是浪费,只有拿出来才算是物得其用。
而且眼下这种程度的工作量,对于他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当初顾知朝读大学的时候,那可是被导师和学长学姐们们当成牲口在使用,如今只是查查资料什么的,简直就是小儿科。
“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不着急,慢慢来就好,身体最重要。”
虽然说顾知朝不认为辛苦,但是刘继军却不这么认为,一边叮嘱顾知朝,一边琢磨着给顾知朝补补身体,别真累坏他了。
忙活了一上午,刘继军带着顾知朝去吃食堂吃午饭。
食堂也算是肉联厂的福利之一,因为食堂的肉菜不需要肉票。
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肉联厂的工人是少数不愁肉,不缺油水的人群。
食堂菜色在这个时代看来是非常丰富的,主食有米饭和白皮面。
虽然安县地处南方,以米饭为主食,但是偶尔也是会吃面条的。
三两粮票加上八分钱,就能有很大一碗面,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再加三毛钱,就能有一块一寸宽二寸长的烧肉、两个炸丸子以及一大勺冬瓜排骨汤。
米饭也很便宜,三两粮票加上八分钱,就能装上整整一饭盒的干饭,虽然不是精白米,但是这个价钱也很实惠了。
除了主食,另外还有三个菜,烧肉、炸丸子、大白菜以及一个冬瓜排骨汤。
今天顾知朝来的比较巧,吃的都是纯肉,只有一个汤是带骨肉,放在平日里,虽然也吃肉,但是内脏和排骨吃的是比较多的,一个月顶多就只有那么一两天是吃纯肉。
工人们的工资也挺高的,一级工一个月有33块8,二级工有38块五,就连学徒工,每个月也有23块,另外还有5-10块的补助。
除了工资还有各种福利,加上厂里还分房子,一个工人养活一家两三口人是没问题的,再节省一点,四五口人也不是不可以。
肉联厂的工人幸福度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高的。
刘继军带着顾知朝来到食堂的时候,林萍已经拿着饭盒打好了饭菜,这会占了位置,正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