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精神爽。
刚开始见到的单景川,虽然身上傲骨依旧,但是内心深处却是一片死寂,如今在死地之中萌生出了绿芽,整个人都萌发出了生机。
“单老师,今天要去学校吗?”顾知朝笑着说道。
“嗯,学校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我得提前去报道,顺便也了解了解学校情况。”单景川点了点头,他想着自己将要再次踏入校园,内心有几分忐忑,但是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
“正好我要去奶厂,等会咱们一块去学校吧。”
顾知朝想着单景川不知道学校的地址,主动提出送单景川过去。
“知朝,你忙你的,我陪单老师去学校就好了,正好我也要去学校开会,商讨这个学期课程安排的事情。”
刘怡刚下楼听见顾知朝和单景川两人谈话,接过了送单景川去学校的任务。
顾知朝这一天到晚有多忙,全家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单景川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
“那好。”
顾知朝点了点头,刘怡本就是学校的老师,她领单景川去学校自然是要比自己更合适了。
顾家一家人吃过早饭,便都出门上班了,家里只留三个还没开学的小孩。
“那你们在家注意一点,我走了。”
顾知朝叮嘱了几个小孩一句,便离开了。
奶厂养殖场那边太臭了,环境也不好,刘乐怡和刘静去过一次之后就不愿意再去了,不然放在往时,肯定是要缠着顾知朝,跟着他一块去玩的。
至于单文轩不去,则是不想要给顾知朝添麻烦。
他的脚伤还没好,虽然有拐杖,但是也走不长时间,回来路上肯定要顾知朝背他。
虽然单文轩是挺喜欢让顾知朝背自己的,但是他也不能因为自己的那么一点小心思,让顾知朝太累了。
“专家已经出发了,明天就能过来!”
何跃升心中激动,期待着专家来之后大展拳脚。
这些天,专家没来,何跃升也没闲着,他借着顾知朝以及资料的指点,完成了奶厂改革的前期准备。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解决卫生问题!
粪便处理干净,工人身上处理干净,牛棚等地卫生处理干净……
一开始何跃升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去完成的,他感觉这些事情纯属瞎讲究。
这年头连人都不讲究,养牛有必要那么讲究吗?
顾知朝提出的一些标准,放在后世很正常,但是放在眼下这个年代,那纯属就是找事挑衅了。
要不是何跃升相信顾知朝的能力,加上省城的专家对顾知朝给出的论文十分推崇,何跃升都快要认为顾知朝是在瞎搞了。
何跃升现在已经接下了改革奶厂的任务,那就必须要干出一番事业。
而且他也坚持一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既然找了顾知朝,那即便不认同不理解顾知朝说的一切,也还是督促大家完成顾知朝定下的目标和标准。
等到做完这一切,看到了结果,何跃升才感觉到顾知朝坚持和挑剔的意义。
卫生达标,奶厂无论是奶牛还是人,都很少再出现生病拉肚子的情况了。
而且因为牛奶取的很干净,牛奶变质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基本上现在奶厂很难得再见到坏奶了。
所做的这一切虽然没有让奶牛多产奶,但是却也算是变相地提高了牛奶的产量。
原本对顾知朝还颇有怨言的奶厂工人们,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刚开始见到顾知朝的时候,因为顾知朝长相俊美帅气,奶厂的工人们对他有刻板印象,认为他是靠脸吃饭的小白脸。
再加上顾知朝每天都会提出各种问题让大家改进,将大家折磨的够呛。
因此看顾知朝不顺眼、对他不服气的工人就更多了。
此前甚至还有人公开反对顾知朝,说他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搞形式主义,浪费大家的时间精力做无用功。
要不是有何跃升在上面压着,这次奶厂改革在前期只怕夭折了。
顾知朝为此也没有辩解,大家对他的不服气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消除的。
少说话,多做事。
时间会证明一切。
如今见到了实际效益,奶厂的工人原本对着顾知朝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翻转。
从大家对顾知朝的称呼就能够看出来。
一开始大家都带着几分轻视地称呼顾知朝为“小顾”,“顾同志”。
即便有人叫顾知朝“顾专家”,也是带着那种阴阳怪气地声调,脸上明晃晃写着德不配位四个大字!
而现在呢,全场上下统一口径,见着顾知朝都老老实实地称他一声顾专家。
即便还是有不服气的,也顶多只是在暗地里说几句,在明面上,那是绝对没人再敢给顾知朝甩脸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