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朝,今年有十七了吧,年纪不小了,该说亲了。”
顾知朝刚进门,就被一堆婶婶奶奶给围住了,热络地和顾知朝聊起了婚事。
今年顾知朝和刘宏斌带了那么多东西回村,村里人可是有不少人看见了。
加上顾建国和李桂英两人忍不住炫耀,所以村里知道顾知朝在城里有出息送年货回来的人就更多了。
原本顾知朝在村里就十分受欢迎,是许多人眼中的金龟婿。
如今有了这么一出,对顾知朝眼热的人家就更多了。
顾知朝如今主动送上门来,这些七大姑八大姨可不会放过他。
“不着急说对象,等上完学再说也不迟。”顾知朝笑了笑回应道。
顾知朝上世单身了一辈子,脑子里压根就没有结婚的概念。
不要说十七了,就是现在顾知朝二十七了,他也没这想法。
“读书和找对象又不矛盾,你这边结婚了,有媳妇照顾你,你不是能更安稳念书了?”
“可不是,你在县城里安安稳稳的念书,媳妇在家里给你照顾爷奶,你也能安心念书不是?”
“让媳妇跟你去县城,帮你洗衣做饭也行啊。”
……
这些姑婆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顾知朝,七嘴八舌拉着顾知朝就说开了。
不仅说,而且还叫了自家适龄的女娃来给顾知朝相看。
一时间,这拜年简直就成了顾知朝的相亲大会。
顾知朝面对几千人的大讲堂讲座也能应对自如,但是面对眼下这场景,他是真的有点力不从心了。
一个上午,顾知朝艰难地回到家里,到了下午,顾知朝说什么都不打算再出门了。
只是今天顾知朝并不准备工作,他索性打开了收音机,准备听听节目。
收音机买回来,这还是顾知朝第一次使用。
这是台小型便携式五管半导体收音机,塑料外壳,只有一个中波波段,声音特别宏亮,能收听到四、五个电台的节目。
之前在平沙市的时候,顾知朝问过梁衡哲,了解了每个时间段的电台节目。
早上七点会准时播报新闻,国家正式下达的政策会通过新闻播报出来,晚上七点则会播放幼儿故事节目,等到了九点钟就会有说书人念一些名著小说。
节目虽然不多,但是都是精品。
购买收音机时,随机附带了一张线路图及说明书。
顾知朝打开说明说,使用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按钮。
“滋滋滋~”
按下开关键,一阵杂音从收音机里面传出,顾知朝旋转按钮,杂音渐渐变小,有人声传出。
一番调试,收音稳定下来。
大概是新年期间,平常这个时间段是没有节目的,但是今天这会正在播放歌曲,是这个时代的样板歌曲,放在以前顾知朝是没兴趣听的,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来到了这个时代,他躺在床上,竟然听进去了。
察觉到门口有人,顾知朝抬眸望去,顾建国背着手站在门口,仔细听着收音机的声音。
“爷爷,大家一块听吧。”
顾知朝拿着收音机从房间里面出来,来到堂屋,将收音机放在了桌上,让爷爷奶奶一块听歌。
村里没有收音机,两位老人也是第一次收听,他们惊奇地看着收音机,竖起耳朵听着里面的歌曲。
这个时代的样板歌对于顾知朝的触动不大,但是对于顾建国和李桂英触动却很大,两人都听的入迷了,等到歌曲听完,两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歌曲放完,收音机传来了杂音。
这个年代,国家并不赞成过年,在其他许多地方,工人农民们都没有休息,这个时候都还在工作,所以白天的时候,收音机的节目并不多,播完了新闻,很多时候都会是杂音。
顾知朝看着意犹未尽的爷爷奶奶,想了想,将收音机拿回了房间,将收音机拆开了。
只要稍微改动一下,收音机就能够多收几个频道了。
虽然说顾知朝主攻生物专业,但是不代表他不懂物理。
脑海中的知识加上完美的动手能力,很快顾知朝就改好了收音机,接受的波动多了。
顾知朝慢慢调整,很快就找到了正在播放节目的电台。
这下子节目立刻就丰富起来了,各种新闻、相声、戏曲,更甚至还有港台明星的歌曲。
顾知朝拿着收音机去找爷爷奶奶。
大年初一,二老都不会出门,会在家里等着客人上门。
只是下午上门的人也少了,他们闲着也无聊,听听收音机解解闷也挺好的。
港台明星的歌曲,新闻这些节目肯定是不适合二老的,戏曲这玩意很有争议,家里随时都会有人上门,所以顾知朝也不敢播给他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