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七零年代学霸(293)

作者:秋风破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是打字机。”

顾知朝笑了笑,给她简单解释了一番,“你看按了按键,字迹就会在这里出现了。”

顾小花听的一知半解,她不识字,打字机打出来的文字对于她而言和看天书没什么区别。

“小花,狗蛋,等过了年,你们也就要六岁了。”

顾知朝看着两人,开始规划着要让他们上学启蒙的事宜。

不止顾小花和顾狗蛋,另外家里的其他人也得要安排上学的事宜。

原本顾知朝是准备等明年恢复高考的政策落实下来,然后再和顾家人提起读书的事宜。

但是这次刘宏斌和顾家人说起了顾知朝的事情,更新了顾家人对顾知朝的认识。

顾知朝在顾家的地位急剧上升,也有用了更多的话语权,所以顾知朝认为可以提前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顾家属于四世同堂。

孙子辈最大的是大房的顾利民,今年25岁,也就是顾狗蛋的爹。

往下是顾利群23岁,顾刚22岁,顾涛19岁,顾知朝16岁。

顾小娟和顾玲两个女娃同岁,都是15岁。

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正是读书奋斗的好时机。

尤其,恢复高考后,难度逐渐提升,大家早点读书,高考的难度也能降低一些。

只是这些原因顾知朝却不能说出来。

因此,要说服大家去念书,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一方面,去念书势必会耽误地了的农活,减少赚取工分的机会。

尤其,这些男娃基本都是顾家的主要劳动力,都去读书了,顾家的口粮收入肯定会锐减。

另一方面,读书还要花钱。

小学、初中、高中一路念下来,光是一个人的花费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就不小了,更何况是要供这么多人念书。

顾家念书难,归根到底还是缺钱。

不过这对于顾知朝而言,倒不是一个难题。

顾知朝决定在顾家设置一个教育基金,只要是顾家人,都可以从基金里面支取念书的费用,由他来出这笔费用。

当然了,即便是顾知朝出了学费,一旦让家里这么多人去上学,顾家收入还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如果顾知朝想不出合适的理由,顾建国和李桂英是不会同意的。

顾知朝一边打着资料,一边慢慢思索着说服顾建国和李桂英的理由。

大年三十,因为顾知朝带回来的物资,所以顾家今年的年夜饭格外的丰盛。

因为打倒封建迷信,所以现在也不兴祭祖那一套。

饭菜端上桌,顾建国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大家就开始动筷子吃饭了。

今天李桂英也没有掌勺给大家分食物,而是让大家敞开了肚子吃。

吃了饭,一家人围聚在堂屋里,一块守岁。

“爷爷,奶奶,我有点事情想要和大家商量商量。”

顾知朝看了一眼众人,认为这是个说话的好时机,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

“乖孙,什么事?”

李桂英对顾知朝最为重视,听见顾知朝这么说,立刻询问道。

其他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顾知朝的身上。

“爷,奶,我觉得明年有必要让大家去念书。”

顾知朝倒也不是拐弯抹角的性子,直接开门见山提出了读书的事情。

“念书?”

众人一头雾水,不解地看着顾知朝。

“怎么好端端地想着要让大家去念书了?”

顾建国皱眉,问出了大家的疑惑。

“都是地里刨食的,念那么多书干什么?”

李桂英撇了撇嘴,不甚在意地说道。

在她看来,不是每个人都有念书的天分的,整个顾家也就只有顾知朝才是读书的料子。

“念书当然是有用的。就像是记分员的工作,如果涛哥不是刚好念了初中,他就是想顶这个工作也没这个资格。”

顾知朝已经想好了理由,看着顾建国说道:“爷爷,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工作岗位如果需要初中或者高中文凭,我就是想要安排自家人,也没法子啊。”

直接说让大家参加高考,这肯定是不成的。

所以顾知朝转变了方向,从顾涛顶替记分员工作的事情入手。

顾知朝知道顾建国不想要让顾家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农民太辛苦了,如果有的选择,他当然希望儿孙能够进城吃商品粮。

只是以前没什么机会,而现在顾知朝的话,让顾建国看到了一丝希望。

不求顾家所有子孙都能上城里,但哪怕是多出那么一两个去城里吃商品粮的,顾建国都是乐意的!

听着顾知朝的话,不止顾建国动了心思,顾家上下都忍不住动了心思。

刘宏斌的话还历历在目。

顾知朝明年就会上大学,而且他还被省城专家给看上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