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斌以前带原主也来这下过馆子,对于点菜的流程也很熟悉,两人进门站在了黑板面前看菜单。
“今天没做红烧肉啊。”
刘宏斌还记得之前答应要请顾知朝吃红烧肉来着,眼下见着今天菜单上没有,顿时有些可惜。
“不过,还好有东坡肘子,这个也很不错!”
刘宏斌目光定在了是东坡肘子上,八角虽然有点贵,而且还需要肉票,不过他们还是吃的起的。
“嗯,可以。”
顾知朝来到这个世界还没吃过牛肉了,他其实比较想吃那道土豆炖牛肉,不过这个时代菜的分量挺大的,点一个大菜就够了。
总归这两天都会在这边吃,明天再点就行了。
“也不知道两天后会不会有这个肘子,要是有咱们买份回去给爷爷他们也尝尝。”刘宏斌虽然自己出来了,但是也没忘记家里人。
这个饭店的菜味道特别好,是县城尝不到的,所以他每次过来,只要天气不是特别热都会是带点吃食回去给家里人尝尝鲜。
“这种大饭店每天至少会有一道重头大菜,就看咱们走的那天他这里上什么了。”顾知朝看着写在最前面被加粗加大的东坡肘子,回应道。
他也想买点好吃的带回去,顾家人估计都还没吃过这种大菜呢。
正好也要过年了,买点大菜回去,年夜饭也能更丰盛一些。
两人点了一个东坡肘子,想着东坡肘子会有点腻,所以又点了两个素菜,一份炒圆白菜和葱爆黑木耳,主食则是要了米饭。
肘子红烧肉这种菜,不配米饭吃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顾知朝和刘宏斌都是男人,而且胃口都不小,三个菜而已,对他们而言不算什么。
在窗**了钱和粮票,两人找了张桌子等着。
等菜炒好了,服务员会在窗口叫他们过去端菜。
在这个时代,就要适应这个时代的规则——下馆子,自己端菜。
菜上的很快,没等十分钟就齐了。
东坡肘子这种肯定是提前做好的,不然现做得等好几个小时。
应该是早就炖好,放在锅里热着的,等客人点餐了直接端上来就好了。
木耳和圆白菜这两个菜现炒不费时间,所以很快就上菜了。
顾知朝和刘宏斌两人去窗口将菜端到桌上,刚坐定,进来吃饭的工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虽然说菜价不便宜,但是这年头留在城市里的基本都是有工作的工人,每个月赚的钱也不少,即便不能天天来下馆子,偶尔来吃一次也是没问题的。
东坡肘子炖的十分软烂,筷子一夹就能轻轻挑起一块,焦糖色的面皮软软糯糯的像是果冻一般微微颤抖。
一口下肚,扣肉部分肥而不腻,瘦肉部分软烂入味。
顾知朝一吃,就知道厨子手艺不简单。
上一世,顾知朝为了满足自己以及手下研究员的口腹之欲,所以在研究院旁边开了一家私人菜馆,请的厨师是特级厨师。
顾知朝给开的工资是周薪水10万。
这还是因为对方和他是熟人,才将人给请来。
这饭店厨子的手艺和顾知朝之前请的特级厨师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一份肘子,放在私房菜馆,至少得大几百甚至上千,但是现在却只要八角钱加上几两肉票,这性价比真是太高了。
米饭就有点普通了,虽然是白米饭,但是口感有些糙,没有后世米饭精细。
不过吃东坡肘子这种大菜,配着糙点米吃更香甜,太软糯的香米多吃几口反而容易腻。
两道素菜也炒的很好,黑木耳里面还放了一些不知名的野山菌,吃着别有一番风味。
美食这种东西,最主要的就是两点,一来是食材本身的品质,二来就是厨师的手艺了。
这个年代的食材本身就是绿色天然无污染的,而菜又是由特级厨师炒出来的。
这顿饭的美味程度自然不用多说。
顾知朝和刘宏斌两人都吃的有些抬不起头了。
最后一盆米饭,三道菜被两人吃的干干净净,汤汁都泡着米饭吃了。
顾知朝摸了摸自己的胃,第一次吃的有些撑了。
上辈子他在青春期期间的食量也挺大的,除了早中晚三餐,上午和晚上很多时候都会再加一餐,每顿的分量也不少。
主要是他在这个时期猛窜个子,身体需要大量能量。
等到上了大学之后,没再长个子了,他的食量也就慢慢减小了。
顾知朝看了看刘宏斌瘫坐在凳子上的模样,也就知道,对方也是吃撑了。
回招待所路上,刘宏斌没骑摩托车了,而是推着车和顾知朝慢慢走回去,也算是消食了。
回到了招待所,刘宏斌找招待所的人借了一个煤球炉,说是借,但是实际上是给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