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早有预谋的手段。
只是如今回忆起来, 他们便发现, 在蚕食武朝这一条路上, 最大的障碍竟然还真的就是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女帝。
在她还是公主的时候, 就已经显现出自己的不凡。
只是那时候, 还没人将一个公主真正放在眼里,武朝的皇室实在是太缺, 真正可以摆上台面的几乎没有,而先帝在储君这个位置上似乎也考虑了许久。
谁也不知道赵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列入了他的考虑范围内。
朝臣在催促赵瑾提议和的要求。
不得不说, 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去年还是他们在忧愁着国将不国,哀叹自己即将沦落成为靠割城求和的朝廷走狗, 结果如今,高高在上的人反而成了他们武朝。
他们迫切需要这样的一场胜利来彰显武朝的威望。
几乎所有人都在想,只是赵瑾却迟迟没有给出自己想要的条件。
太傅和丞相以及赵景舟他们几个作为赵瑾的心腹大臣, 难免会在这种事上比其他人更加着急。
他们的陛下还年轻, 需要不少巩固地位的机会。
眼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当关上大门, 太傅和丞相与赵瑾面对面。
赵瑾身边的李公公低着头,随时等待着伺候赵瑾。
而在赵瑾身边还有两个正在忙课业的幼崽。
武朝如今的皇帝是个很奇怪的人,有事没事就喜欢到上书房逛一圈,欣赏一下被之乎者也逼疯的孩子们,然后又懒懒洒洒给诸位孩子增加了一门算术课。
旨在培养学子灵活的头脑。
但算术课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知识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撕伞行为。
在辅导课业方面,皇子公主都有自己的老师,他们实在想不通的,就自己去找老师。
横竖这俩如今也算是皇宫里面唯二的幼崽,很是金贵。
“陛下迟迟不与禹越两朝谈判,可是心中早有想法?”何靳珅先是开口问。
虽然接触时间不算长,但他们明白,赵瑾绝对不是优柔寡断之人。
赵瑾闻言,目光顿了一瞬,不知在想着些什么。
半晌,她缓缓道:“两位爱卿可曾想过有朝一日可以统一天下的画面?”
她问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于是她的太傅和丞相齐齐陷入了错愕之中。
“陛、陛下?”
赵瑾说出这句话,并非是一时冲动。
从她重生成为武朝的嫡长公主那一刻,她就不得不适应这个朝代的全新的规则,人命可以很贵,也可以很贱。
但作为上位者,她是幸运的。
早在她几岁时,作为实力最为强盛的武、禹、越三朝之间就时有冲突,但这么多年来确实彼此也相互掣肘着,直到武朝现出衰微之势,禹越两朝秉持着共同的利益选择联手。
战争一旦开始不可能就此消失,赵瑾弄出来的新武器兴许在十年甚至二十几年内都会让其他国家忌惮。
也就是说,未来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她是安稳的。
但赵瑾也清楚,那些用于战场上的炮弹,肯定会有人研究。
与其等着战争再度来临,不如趁此机会,将其他国家收入囊中。
一统天下。
这样雄图壮志,远远不是一个女子应该提出来的。
但眼前的人,又如何能与普通女子放在一起比。
在漫长的沉默中,两名臣子对视一眼,随后齐齐跪下,双手作揖朝着上面的女帝道:“臣愿竭尽全力助陛下完成千秋伟业。”
至此,朝堂上很快就出现了不愿议和的声音。
当然,这一切与赵瑾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为君王,最不缺的就是她的传声筒。
即便谁都知道太傅几人是她的心腹,说出来的话即便不是赵瑾指使,但起码也得是站在她的立场上。
在朝廷上关于议和与否这一话题的争论中,又一批武器被秘密运往前线。
之后又过几日,女帝敲定心思:与越朝议和,转而攻打禹朝。
谁都知道,禹朝是最开始攻打武朝的那个,越朝是后来加入进来的,武朝这么一出,好像也有道理。
尤其是如今禹朝内部也有问题,之前被俘后又全须全尾回去的三王子可不是什么小羔羊,他作为与朝下一任君王的有力竞争者,在遭受了这样的侮辱后又被自己的父王和兄弟们背刺,如今几波势力之间暗流涌动,不知道多精彩。
禹朝的君王刚刚失去盟友没多久,又转而被武朝针对,风水轮流转,他们的君臣和百姓简直就是慌了神。
然而如今对于武朝的将士来说,才是真正的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时候。
攻破第一座城时,按照赵瑾的命令,城中妇孺不得伤害,且要安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