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不想当女帝/尚公主(290)

太后自然觉得女儿说的话过了些,只是方才顾六夫人说的话确实冒犯了天家的威严。

她终于开口缓缓道:“退下吧,哀家有话同公主说。”

不罚,便是恩赐了。

顾六夫人忙是叩头告退。

人走后,殿内便只剩下母女俩。太后看着自己风华正茂的女儿,忽然叹了口气。

“母后何故叹气呢?”赵瑾问。

“你皇兄如今不理朝政,你一个公主,岂不容易被下面的人蒙蔽?”

赵瑾倒是恨不得下面的人在瞒天过海这方面能够炉火纯青一点,就是有些文章做起来实在是差点意思,她甚至都很难演出自己被蒙在鼓里的模样。

“母后想说什么呢?”赵瑾问。

太后缓缓道:“要母后找些人来帮你吗?”

太后这句话说出来其实不太像是问句,若是她再年轻些,有精力,说不定还会同皇帝提出垂帘听政的话来。

人无论是什么时候,都会忍不住盯着更高的权力看,自然也不会轻而易举放弃手中现有的权力。

赵瑾虽然烦恼如今要处理的事务,但却不得不承认,权力真是个好东西。

“儿臣让母后忧心了,”赵瑾斟酌着话,她说,“眼下还真有件事需要向母后借点人。”

“下月外使来京这件事,皇兄道是打算让儿臣带着诩儿在朝臣面前露个相,宫宴这方面按道理来说皇嫂那边会负责些,但儿臣毕竟没有经验,想向母后借几个有经验的宫女或者嬷嬷。”

“原来就这点事,”太后笑了声,注意力偏了些,“你皇兄让你带诩儿露面,哀家这点人算什么,等晚些让嬷嬷将人给你送过去。”

从坤宁宫出来,赵瑾遇上了几个刚从养心殿出来的臣子。

乍一看都是皇帝的心腹,他们迎面与赵瑾对上,一时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齐齐叹了一口气。

赵瑾:“……”

不是,好歹咱面子工夫得过去吧?

“参见公主殿下。”

“各位大人平身。”

赵瑾脸上笑着,但这会儿也得寒暄两句:“几位大人可是刚见了陛下?”

看他们来的方向就知道。

太傅道:“回殿下,正是。”

其实皇帝在这个时候召见他们也无非是一件事,让他们好好辅佐赵瑾,顺便还说了下个月招待外使时小皇子也出席的事,皇子出席,皇帝不出席。

朝臣哀嚎。

皇帝还这么有精力指点江山来着,让人一时间分不清,他究竟是不是真的病入膏肓?

按道理说,如果皇帝身体安好却不上朝,臣子肯定是有意见的。

好歹如今的陛下在位近三十年来也算是明君一位,如今这个年纪了,如果是有长大成人的皇子为其分忧,那他当这个撒手掌柜也未尝不可,只是皇子年幼,皇帝却将公主推了出来。

别说这些冤种臣子,赵瑾自己都想撬开皇帝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

“殿下,小皇子之前一直养在后宫,鲜少与朝中臣子接触,既然陛下打算让他出席宫宴,不如殿下每日抽空带带小皇子,也让他提前适应些?”

赵诩这个倒霉孩子年纪轻轻就注定得肩负起整个国家,赵瑾这个当姑姑的自然还是怜爱多些,毕竟生在皇家,又是这样难得的独苗苗,总是要承担起多些的。

现在可不就是要被拉出来当吉祥物了嘛。

赵瑾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于是赵诩平时功课少了一半,剩下的时间都被接到赵瑾如今在宫里的办公殿内呆着。

他什么也不用做,只要乖乖坐着,同时顺着他姑姑的介绍记住那些官员的脸与名字,还有对应的官职。

赵诩这记忆力算是遗传了他父皇的,基本上是看过的东西都不会忘记。

等赵瑾想起来要考他的时候,是一个也没错。

日子这么不急不缓地过去,转眼间京城里面的商贩又兴高采烈摆上了各种商品等着外使入京。

每每这个时候,他们的生意都会好上不少。

只是商人想着赚钱,臣子却是要打一场硬战。

谁都明白,这次来的使臣不止禹越两朝,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来访为假,刺探武朝虚实为真。

尤其是现在陛下不理朝政,甚至乎连这次的外使来访也不打算露面,难免会让人家怀疑武朝的待客之道,只是不满待客之道还好,若是想着探听武朝虚实,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临近这种时候,京城入关那边的人会增加不少,鱼龙混杂的情况,也就说明更加容易出现问题。

外使陆续入关那几天,赵瑾整个人都麻了。

不是见人,就是被太傅和丞相拉着听几个来访国家的基本国情,赵瑾说她了解,但得益于当年的刻板印象,根本就没有人听她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