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看起来丝毫不心虚。
赵瑾还记得他向皇帝求见外孙时的模样,那时候一把鼻涕一把泪时也不见皇帝心软,如今倒是想借她这个公主来见上小皇子。
只是可惜,赵瑾再想卸下这个担子也明白自己什么是能做的什么不能,皇子体弱,朝臣皆知,但除了为皇子治疗的御医、帝后以及他们身边亲近的人和赵瑾本人以外,应当没有其他人知道皇子患有心疾且短寿。
这个皇位有没有命活着坐上去还是个未知数。
赵瑾毕竟是站在便宜大哥那一边的。
“丞相,皇子一事,本宫不便插手,”赵瑾倒也没多说,“皇子年幼,皇兄既然没安排,便是有他自己的考量,丞相是觉得自己比本宫的皇兄更有想法吗?”
“臣不敢。”丞相低下了头。
赵瑾:“你最好不敢。”
话说到这里,奏折还是得有人来批。本来像这种事,赵瑾自然是更愿意由太傅来安排,但丞相的身份不一般,于是思虑之下,她决定端水,两个人一起来,看谁打得过谁。
她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看两位老人家一把年纪了还要在这加班,赵瑾心里过意不去,于是想要提出多喊几个人来。
“……”
“殿下,政事不是儿戏,还请殿下仔细翻阅已经批好的奏折,如若有疑问,可问臣等。”
太傅不仅接下批奏折的事,甚至也不愿意放着赵瑾舒舒服服地躺着。
赵瑾:“……”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赵瑾倒没有想不开,摸鱼这种事她其实很擅长。
奏折随手翻两下,又合上去,余光瞥见太傅好几次深呼吸,眼神里尽是“孺子不可教也”,她生怕将人气出个好歹来。
——
另一头,养心殿内,殿内檀香的味道萦绕着,一身黄衣的皇帝躺在床上,面色红润,双目紧闭,乍一看气色不错的模样。
李公公低着头进来了:“陛下,奴才已经将释空大师送出宫去了。”
皇帝轻声嗯了一下,抬手道:“下去吧。”
李公公点头称是,随后便又出去了。
片刻,殿内又进来一人,正是谢统领。
“属下见过陛下。”
皇帝睁开双眸,“说说,华烁公主今日都做了什么?”
“公主殿下今日在朝堂上说要拿出五十万两银子去修缮武江堤坝。”
皇帝一顿,随后又闭上眼睛,笑了声:“是她这丫头能干出来的事,还有呢?”
“殿下命嘉成侯与大理寺去查京城最近的西域奇香一事,估计很快就可以查到迦和寺头上。”谢统领垂着脑袋,没有抬头看皇帝的脸色。
皇帝在听了这句话之后,沉默了半晌,随后才缓缓道:“就让他们查吧。”
“陛下,那公主那边……”
“朕说过了,瑾儿聪慧,她绝对能担起监国重担。”皇帝道。
作者有话说:
第123章 皇帝召见
赵瑾担任摄政公主的第三日, 太傅依旧在上火,显然辅佐赵瑾比辅佐其他公主看起来更难,别人不懂起码还愿意尝试和学习, 这位主儿倒是直接撂担子不想干活。
“殿下, 这奏折你老是不批也不是一回事,总不能每日都让老臣替您批这个奏折吧?”
“为何不能?这本来也不是本宫该干的事,”赵瑾倒是丝毫没有心理包袱,她笑了一声,“太傅, 您老人家辛苦本宫知道, 可是这件事先不说本宫愿不愿意, 朝堂上多少人是陪着本宫逢场作戏的, 您清楚啊。”
太傅:“……”
赵瑾说的话他又何尝不知道, 陛下在位将近三十年, 这些年来, 朝中的人心如何,他们都心知肚明, 皇权自然至高无上,但今日监国的并非是皇子亲王, 而是什么都不懂的公主。
不是他们说, 若真的要安排一个女人,就连周玥都比任何一个养尊处优的公主更适合。
但以周玥的身份, 确实也不合适。
太傅被赵瑾这个懒散的态度一气,又跑去求见皇帝了。
赵瑾也因为如今这个身份,每日见的人多了些, 丞相太傅每日在她面前吵架, 更像是在比谁先将谁气死。
朝中如今势力不算明朗, 皇子只有一个,但丞相是皇子的亲外祖父,太傅是帝师,说不定还是未来小皇子的老师,说句长远的,朝中如今有养了闺女与小皇子相仿的,确实有些已经入了皇后娘娘的眼。
就算皇子体弱,这皇室的血脉也得传承下去。
赵瑾不认同,但自然也无人在意她的不认同。
不得不说,这每日的奏折不少,由此可见要当一个勤勉的皇帝相当不容易。
至高无上的权力必当伴随着无法抛却的责任与使命。
眼看着清明将至,但是祭祖当日的主持人始终没有动静,礼部将事情安排妥当了,如今,就差一个主持大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