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儿这怀孕之后身体可吃得消?”太后开口关心了几句,又问了赵瑾最近的饮食习惯,“近来是更喜吃酸还是辣?”
赵瑾:“……”
太后对这孩子是男是女这件事上的关注和那些生怕武朝无后的大臣们一样,赵瑾不动声色笑了一下:“母后不必忧心,儿臣酸辣都吃。”
太后又提起下一句:“哀家听太医说,七月之后便可把脉知男女……”
“母后,”太后的话没说完,被赵瑾打断,“有些事不可强求,天意如何便是如何,您且放宽心。”
“瑾儿,母后听闻民间有一偏方,孕期吃了可保诞下男婴。”
此时,母女二人身边除了平日里伺候太后的嬷嬷以外没站任何人,赵瑾闻言,眼中的笑意逐渐冷却,嘴角却依旧轻轻扬起:“母后是听何人说的这偏方,儿臣想派人去核查一下真假。”
太后显然没意识到女儿情绪上的变化,她对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位嬷嬷便走开,不久带了一个人回来,是一个中年妇人。
“民妇拜见太后娘娘,拜见华烁公主。”
“此人声称手中偏方能保证诞下男婴。”太后道。
赵瑾语气依旧冷静:“母后可看过她手中的秘方,有没有让太医看过呢?”
这句话后,太后的神色略迟疑了些。
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夫妻都不是好人
赵瑾当然明白太后在迟疑什么, 用药来改变腹中胎儿性别,此乃宫中禁忌。
就连那药也是禁药,不管有没有有用, 拿给太医看, 就等同于告知皇帝。
太后虽然是皇帝生母,但在许多事情上,她根本奈何不了皇帝,否则,皇储之位空悬的现状正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想来其实好笑, 皇帝从来没有明确说过, 皇储的位置究竟更属意何人。
将心比心, 赵瑾自然理解帝王的想法, 不仅是她的孩子, 就算便宜大哥日后随便在宗室里面挑了个不起眼的孩子作为储君, 赵瑾也不会意外。
“母后,”赵瑾没有选择忤逆太后, 她笑了一声,“儿臣知道母后为儿臣与江山社稷着想, 只是有些事情不能轻而易举便做决定, 这药总归还是要做些检查的,母后觉得呢?”
赵瑾这句话说得合乎情理, 即便是太后也无话反驳。
赵瑾很快便顺其自然道:“母后,儿臣倒是认识不少大夫,这药是不是真的有用, 可不能光听别人说, 要不将人给儿臣, 儿臣回去找人看看,若是药不对,以后对孩子身体有什么影响,母后也不想看到的对吗?”
原本太后还想着恩威并施,让女儿大局为重,只是赵瑾不仅没有抗拒,甚至只是担心药对孩子有影响,太后曾经在一个孩子遍地走的后宫生存,孩子只是许多女人手中往上爬的工具,后宫死掉的皇子公主每年都有,更多的还没能留到生下来的那天。
太后对自己的女儿自然没这么严苛,但凡是后宫有个流着皇帝血脉的皇子,太后都不会考虑赵瑾。
当然,这是别人眼中的荣耀,不是赵瑾这个即将为人父母的。
太后还是在乎女儿的死活的,或者说,她在乎能不能得到一个健康的皇储。
那位妇人被赵瑾盯着,只觉得背脊生凉,觉得自己一切的言语都被这位年纪轻轻的嫡长公主看穿了,只是太后丝毫没有意识到妇人眼里的意思,思索片刻后太后道:“瑾儿的师父究竟是何方神圣?”
赵瑾不动声色:“母后,儿臣已经许久不见他老人家,这么多年来,师父不说自然有其不说的道理,江湖术士实在不喜抛头露面,母后何必深究他的身份?”
赵瑾凭空编人,这么久以来,她自己都要相信确实存在这么个师父。
“瑾儿说的也是,母后便不说了,这妇人你若是不放心,便将她带回你的府上好生看着。”
妇人听见太后要将她交给赵瑾时,双眼一黑,只是这种时候绝不能自乱阵脚。
赵瑾站了起来,垂眸冲着太后屈膝:“既如此,儿臣便不打扰母后了,过些日子儿臣再入宫向母后请安。”
说着,她目光落在那位看着还算有些胆小怕事的妇人道:“你,随本宫回去吧。”
华烁公主空手入宫,走的时候除了太后塞的补品以外,还有一个人。
太后给公主送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赵瑾如今怀孕两月,加上那些关于皇储的传闻,让她的肚子莫名也备受关注。
赵瑾向来不是个高调的人,但绝对也不是个畏畏缩缩的性子,属于她作为嫡长公主应该享受的待遇,赵瑾向来是不含糊。
马车晃晃悠悠回到了公主府,赵瑾并没有休息,反而是让人将带回来的妇人带到了待客厅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