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不想当女帝/尚公主(144)

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掉马甲(二合一)

瘟疫之下死的人有多少根本难以计数, 那日焚尸时没有人会想到,赵瑾居然耍这样的心眼。

一个向来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主居然为了将背后害己之人引出来,不惜给自己筹划了这样一场假死的戏码。

“几位大人一早在本宫门前守什么?”赵瑾轻轻挑眉, 根本不像是明白他们意图的样子, “有事?”

“……”

这话问得,倒是天真。

几位大人一时间恍惚,开始看不懂这位公主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

“下官祝贺公主。”沉默片刻,倒是何大人先上前一步了。

“贺本宫什么?”赵瑾反问,“贺本宫大难不死, 还是贺本宫差点没被临岳城的区区一介县令当成平步青云的棋子?”

这话声音不大, 但威慑力显而易见是存在的, 公主毕竟是公主, 就算只知道醉生梦死的皇室, 那也是浸淫皇宫近二十年的女子, 陛下尚且是一代明君, 他的妹妹,又怎会一窍不通?

又或者, 如今这一出,背后的人正是陛下也说不定。

想到这里, 几位大人不禁心底生寒, 陡然跪倒在赵瑾面前。

“请殿下明示!”

赵瑾冷眼看着跪倒在跟前的朝廷命官,正想说句什么, 但话到嘴边又倏地换了个说法:“几位大人倒不必如此大惊小怪,此事与你们无关的,本宫自然不会如何, 但临岳城虽远离京城, 但却是武朝极其重要之地, 在此处竟然能出现像黄文秉这样的乱臣贼子,想来将此事禀告回京,临岳也该查一下了。”

她这句话并非是威胁恐吓,朝堂的事情赵瑾虽然不接触,但以前也算是学过点政治历史,后来上书房那十几年虽然没学多少正经东西,但君臣那点事被少傅他们反反复复在耳边强调,也算是耳濡目染,其实认真深究起来,复杂又不复杂。

林知府作为地方官,此事他算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他陡然抬头:“敢问殿下,黄文秉究竟所犯何罪?”

何罪?

这个大概还是能好好掰扯的。

“黄文秉意图谋害公主,那晚百姓动乱时,将病人放入本宫所在的院子,又设法将本宫的护卫引开,若不是本宫命大,那场瘟疫足够要命,昨夜,他又纵人前去偷取药方,人赃俱获。”

赵瑾说得神色淡淡,何大人却陡然抬头:“殿下的意思是,此次瘟疫,真的可解?”

赵瑾点头:“何大人不信可以去看看,罗太医他们还在继续钻研,但如今的药方已经足以治好患者,本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对应着赵瑾的这句话,此番临岳的灾祸,终于是要落下帷幕了,只是另一层遮盖了许久的阴谋也逐渐浮出水面。

赵瑾假死的消息与黄大人意图谋逆的消息是一同传回到京城的,这几日一直被礼部追着给公主追封的皇帝盯着手里的奏折看了许久,终于开口:“来人,给朕现在去上书房找少傅借一根教鞭,朕等些日子要清理门户。”

皇帝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到刘公公根本分辨不出来君主的心情,他忐忑地抬眸问了一句:“陛下,这教鞭是为哪位小殿下准备?”

这皇宫哪里还有什么小殿下啊,就算现在开始有那也用不着这么快就开始准备吧?

刘公公没看到密报上的内容,只知道华烁公主离世对圣上来说是一大打击,还以为陛下如今是打击过重,有些失常。

然而他这句话问完后,皇帝却冷笑一声:“为一个二十岁的小殿下准备的。”

二十……华烁公主不就二十?

鞭尸?

陛下,华烁公主就算犯了什么错也罪不至此啊!

只不过接下来皇帝似乎便将此事揭过了一般,将丞相太师等人召入宫了,接下来的谈话内容就不是刘公公一介宦官可以听的,只是他离殿前,皇帝吩咐了一件事。

“去仁寿宫给太后报安,说华烁公主还活着,还有让礼部那几个给朕听着,再拿追封的事来烦朕,小心他们的乌纱帽。”

刘公公领命而去,走到半路才陡然反应过来,华烁公主没死?

那先前传回的死讯,岂不是欺君?

如此说来,公主挨打,应该的应该的。

太后自从听闻女儿死讯后便一病不起,数次哀怨皇帝将自己妹妹派去如此危险之地,说是以泪洗面也丝毫不为过。

身边的人都小心翼翼伺候着,太后身体贵重,如今茶饭不思,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刘公公来到仁寿宫时,等了好一会儿才被通传进去。

太后就在床上,隔着帘帐,刘公公恭敬道:“奴才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的声音传来:“可是陛下有什么事?刘公公但说无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