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
他们家老爷不久前才从宫里回来,怎么华烁公主来一趟就要进宫面圣了?
杜大人说着就要抬脚走出去,结果赵瑾在身后喊了一声:“老师,那这个学生您是收还是不收?”
杜大人:“……”
他脚步一顿,道:“待臣有时间会去公主府拜访。”
言下之意便是这个学生他要了。
赵瑾低头哄小孩:“煜儿,你要有老师了,开不开心?”
唐煜:“……”
年纪轻轻且深愁苦恨的人类幼崽一枚。
杜大人这一趟入宫非常迅速,原地赵瑾要出门时,杜夫人带着儿女出来相迎。
杜夫人倒是和杜大人截然不同的人,温温柔柔,连说话都让人不自觉放轻语调,儿子女儿也都是知书达理的人,丝毫看不出他们父亲身上的那股暴脾气。
赵瑾:遗传果然也是一门玄学。
正好杜大人的孙子也在,五岁的大孩子了,正好可以带着唐煜小朋友去玩会儿,人类幼崽不管多大的,都喜欢和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玩,唐煜小朋友没能免俗,赵瑾也就顺便在杜府喝了个下午茶,见识了杜大人的几个儿子儿媳以及未出阁的女儿。
忽然又想到串门这件事不能厚此薄彼,少傅太傅他们的府邸似乎也在这一带,日后有时间可以多串门。
赵瑾是这么想的,殊不知她的几个冤种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察觉到背后生凉的错觉。
赵瑾傍晚才回到公主府,恰好唐韫修也从宫里回来了。
没错,不仅杜大人入宫了,唐韫修甚至先他一步入宫请旨。
在这件事上,只有赵瑾一个人的游说显然是不够的,唐韫修虽然是不着调了些,但他毕竟是唐家人,哪怕身上没有一官半职,皇帝也愿意召见。
只是皇帝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那妹妹不靠谱,嫁的男人更不靠谱,一个比一个更能胡闹。
唐韫修着实废了好一番口舌,眼看着杜大人也在外求见,皇帝便想着先冷他一会,结果进来的杜大人开口第一句就是“臣请陛下派华烁公主前往灾区救灾。”
皇帝:“……”
一个两个都是想造反了是吧?
“陛下,如今不是犹豫之时,臣以为,华烁公主与驸马一同南下,此番作为掩饰最为妥当,若陛下担心公主安危,可以多派些侍卫保障公主。”
杜大人之所以这么着急,想的自然不仅仅是眼前的困境,南方一带人口众多,又是经济繁荣之处,洪灾不仅仅是人命,还牵扯到朝政,朝廷不作为的后果极有可能会让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加之如今储君未定,潜在的忧患何止一点两点,若是有人利用此次的天灾做文章,下面一反,邻国肯定乘人之危。
何况天灾这么大的事,根本瞒不了多久,与其想着瞒,不如尽早赈灾。
皇帝又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就在这时候,病急乱投医的杜大人甚至口不择言起来:“陛下,我朝郡主尚且能够领兵打战,公主自然也能临危受命,还望陛下……”
杜大人这话没说完,自己便稍微顿了一下,皇帝却不打算给他这个反应的时间,“杜大人之前不还说着女子为将,荒唐至极吗?怎么如今倒是换了立场?”
皇帝与臣子的相处之道,大部分时候就是这么互相伤害过去了,杜大人,算是之前反对嘉成郡主参军的主力军之一,刻板印象在脑子里,一时间也是去不掉的。
然而如今情况紧急,但凡是有其他办法,杜大人都不可能同皇帝提出如此荒唐的建议。
皇帝面对着一个臣子一个妹夫,双方僵持着。
“唐韫修,朕问你,若这一路上有遇到危险,你可有能力护住瑾儿?”终于,不知僵持了多久,皇帝终于松口。
唐韫修垂眸:“臣活着,殿下便安然无恙,若殿下出事,臣绝不独活。”
皇帝自然明白空口无凭的道理,只是如今别无他法,他冷哼一声,又问:“你们两个,都是赵瑾授意进宫当说客的?”
唐韫修回得从善如流:“殿下与臣同为武朝的子民,都想为百姓做些事,还望陛下恩准。”
话倒是说得漂亮。
至于杜大人,他张了张口,然而没等他开口,皇帝便直接拆台:“杜卿就不必再想什么话来糊弄朕了,那丫头是朕看着长大的,这事是谁的主意朕还看不出来吗?”
皇帝对自己这个妹妹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杜大人:“……”
皇帝沉默许久,才又开口道:“唐韫修,朕先警告你,此番若是公主出了什么事,朕不管你哥是谁你姓什么,你便提头来见朕!”
唐韫修跪了下来,脑袋垂下:“臣遵旨,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