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不想当女帝/尚公主(109)

这话很含蓄,也很顾及杜大人的脸面。

“宴席快要结束了,殿下随我回去吧。”唐韫修道。

赵瑾点头,两人又一同回到宴会上。

这对年轻的夫妻在宴席上并不高调——除开一出场就揍使臣的举止而言,他们确实低调,该吃吃该喝喝,也不爱同人聊天,有人过来结识就敬酒说两句场面话。

没人不长眼来找一个受宠的公主的麻烦。

哪怕是宫妃。

安华公主在宴席尾声同贺编修一前一后回到宴席上,她的驸马也在席上。

赵瑾默默又干了一杯酒,觉得这时候可以再来点花生米。

太精彩了。

这个宴席上觥筹交错间到底有多少刀光剑影混杂其中,赵瑾倒不是看不明白,只是这不是她一个公主该管的。

抛开男女不论,赵瑾自诩自己没有什么野心,她是学医的又不是学政治的,当个混吃等死的公主很好,上面的那个位置,目前她便宜大哥还能坐稳。

赵臻之后是谁,这种事不会赵瑾该想的。

只是没想到她那个外甥女有这种心思,赵瑾当然明白,赵沁不是想自己坐上那个位置,她是想自己的儿子坐。

反正储君目前无人选,宫妃再有孕的可能性极低,那么皇室子弟,皆有可能。

赵瑾这么想着,还真认真考虑了一下皇室子弟里,有哪些个可以继承大统的。

就和她呆过上书房的那几个而言,稍微有些心计的,估计只有安承世子赵巍。

然而这个大侄子比赵瑾的年纪都要大,背后与家族的牵扯过深,绝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而皇帝的那些兄弟里,如今活着且有野心的,同皇帝的关系大多也只保持着这层表面的君臣关系,当初登基前,这几个王爷没少给他添麻烦,若他这个太子再软弱点,如今坐在龙椅上的人就得换了。

所以说,只要皇帝脑子正常,都不可能让他的哪个兄弟继位,他们的儿子更没可能了。

所以储君的人选,还真只有从三位公主的子嗣中挑选。

然而除了赵瑾,另外两位公主成婚十年左右,仅有安华公主生了一个儿子。

如今小世子都已经被送去上书房由少傅教导。

安华生出这种心思,赵瑾倒也能理解。

她的观念里,男女平等,若这个外甥女真够狠,未来自己登上那个位置,赵瑾都不会太惊讶。

宫宴结束,众人各回各家。

外邦使臣由武朝官员护送至驿站,说是护送,倒不如说是另一种层面上的监视。

使臣们自然是自由的,但自由也有一定限度,今夜两国使臣提亲都没有结果,表面和睦,但日后这会不会成为闹事的借口也不得而知。

皇帝并没有下班的权力,他被一众大臣堵在了御书房前,原因就是今夜所说的那句女将军。

女子为将军,日后难不成还要女子挂帅不成?

女子怎能领兵打仗?

夜深了,皇帝自然不愿意同这群文官武官吵架,于是只留下太傅一人,谈了半个时辰,又派人将太傅送回府上,自己则跑去皇后宫中躲清净了。

“陛下今夜怎来臣妾这里了?”宫人来报时,皇后已经准备歇下。

今日不是初一十五,皇帝没有非要来皇后宫中的道理,虽然是年少夫妻,皇后如今风韵犹存,也曾是名动京城的美人,然而如今毕竟许多年过去了,后宫进了不少新人,皇后这一身份,逐渐成了权威。

宫中的新妃反而更受宠。

皇后何尝不知道,陛下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在位三十载,竟然到最后要为他人做嫁衣。

他想要个皇子。

“皇后这宫里,朕还来不得了?”皇帝直接在床榻边坐下,再抬眸看向皇后。

宫人此时早已经识趣退下,只留下帝后独处。

卸了妆和着寝衣的皇后看着比白日时还要年轻上几岁。

“阿宜,过来。”皇帝冲皇后伸出了手。

皇后闺名带了个“宜”字,这是从前私下无人时,皇帝对皇后的爱称。

只是后来终究还是有些变数在其中。

他要考虑朝政,要考虑天下,而皇后这里有后宫,也有身后不断施压的母族。

身为皇后,膝下无子,她担不得母仪天下。

皇帝牵着皇后的手坐下,室内只有微弱的烛火,皇帝轻声道:“阿宜,就寝吧。”

然而就在皇帝要凑过来时,一双素手挡在他胸前。

“陛下,”皇后的语气温和,“如果陛下是想要孩子,宠幸年轻的妃子机会会更大,臣妾……不年轻了。”

原本还算温情的氛围,就这样被一句话破坏了,皇帝手中用力,直接将人甩到床榻上,他俯身,咬牙切齿道:“那皇后让朕看看,究竟是哪儿不年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