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欢呼着,手提着小贩处买的小灯,要往那河流处去,将灯置于河流上,顺流而下,上头的心愿便也能实现。当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啊。空中的雪花飘落到了灯盏上,转瞬便化去,又落到了人们的眉间、心上,是瑞雪兆丰年啊。
空中发来扑哧扑哧的声响,林九樾抬头,见漫天的烟火灿烂,久久不停歇,人们顿住脚步,也都不由得向天上望去,看着焰火如花般绽放,又如流星般坠落,一朵又一朵,照亮了京城的上空。
许久,人流才又动起来,林九樾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也要跑下去玩,程涉川自是顺着她,她从小贩那儿买了两个灯盏,一个给自己,一个给程涉川,而后转身,提笔在自己的小灯上写下她今年的愿望。
一笔一划、格外郑重,程涉川要看,林九樾不允,偷偷遮住。
程涉川倒是大方,他并未遮挡,挥笔如游龙,可惜这般的动作也引不来林九樾的注意。
林九樾自己的灯盏不好意思让人看,她深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然也不会偷看他的。
尽管他像是不在意。
很快,两人便都写好,顺着人流往河边走去。
流水迢迢,不知这护城河将要流向何方,亦不知明年的他们又在何处。
他们会在今年完婚,明年的此刻,她仍是她自己,却也多了一个身份,那是他的妻子,她蹲下身,将灯盏置于河流上方,那灯盏原地打转了一圈,便又顺着河水向前晃去。林九樾不让程涉川瞧,程涉川当真不勉强,他亦将他的那盏灯置于林九樾的一旁,两盏灯置于无数盏灯中间,顺着水流,一同向前流去,磕磕绊绊,从不曾分离。
林九樾起身,与程涉川站在一处,天空中焰火仍在绽放,满城飘雪,绕着郊外的红梅起舞。红梅映雪,灯盏灼灼,人人眼里泛着希望的光芒。
法华经说,一灯之明,传万灯燃,万灯之明,明不可喻。
恰在此时此地,阿樾和涉川,心内涌起了无限的希冀,对他们的人生、对生活、对这个世界。无论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坎坷和不如意,无论曾经他们怎般失望过,这一刻好像重燃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当然,最重要的是身旁永远有他相伴。
从此自由又无畏,在人间这苦乐之地,他们不再独生独死、独去独来,他们朝夕相伴,相依相偎,共享人生的爱与欲,乐与悲,暖与凉,他们将一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正如他们在灯盏上所许下的愿望,都会将一一实现。
他们所珍重的彼此、家人和朋友此生都会顺遂安康。
梅花抖落霜雪,冬日就快过去了,春天要来了。
那会是个很好的春天,恰如他们在一起的生生世世。
作者有话说:
至此,正文完结,还有一点婚后番外~
他们的故事已结束,他们的人生已被记录。
他们一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
---
非常非常感谢孤独码字里陪伴的读者,尤其感谢那位投递了营养液的读者,因不会设置,只能在此手动感谢。
---
谨以
第56章 番外
紧赶慢赶, 终于在这一年的盛夏来临之前,让程将军如了愿。
梅树上的梅花早已凋零,过了一个温暖的春日, 两人磕磕绊绊,偶尔吵嘴, 又很快和好, 感情也愈发深厚。因而尽管从决定嫁给他, 再到当真成婚, 只短短隔了几个月,林九樾却没有什么婚前的愁绪,更无忧虑。她大概是世上最闲适的新娘了。
倒是林母, 年纪上来了,偶尔还会伤感一番, 好像刚回到身边的女儿这便要嫁到别处去了。
每每到了这样的时候, 林父便忍不住提醒她,哪有什么自个儿家别人家, 如今时日里相处久了,早愈发瞧程涉川顺眼,便当家里多了一个儿子了。
是了,再之后, 阿樾和涉川甚至要陪着他们回岭南住一段时间,偶尔外出游历, 当真是没什么离别愁绪了。
这般一想,林母也淡然了。别人家是往外嫁女儿,她家倒好, 竟像是多了一个孩子。年纪大了, 又经了这么多的波折, 最怕晚年依然膝下凄凉、没个安稳。他们纵是洒脱一些,在世俗里滚了这么些年,也与旁人没什么两样了。好在,这样的担心是多虑了。
林母想至此,愈发宽慰。
无入赘之名行入赘之实的程涉川自然早看清了二老的打算,他对此很是无所谓。应该说,自从他退下来,成了一个真正的闲散之人,早就万事不过心,李轲笑他当真是有妻万事足,毫无男儿的志气。
程涉川笑,也不以为意。
事实如此。
新婚夜,向来低调的程府今儿难得高调了一些,满京城都知今儿是程将军的大喜日子。宴席满座,门前的马车来了一辆又一辆,下马的都是贵人,百姓们遥遥望着,见奴仆出来,竟向外撒着红封,只为讨一句祝福,哪还有再吝啬的,各个好话不要钱地往外崩,只惹得满府都是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