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的品格+番外(69)

作者:裴千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师傅,我等会儿想去送送焕春。”

“行。”

“还要从你那里支一点钱。”

“你说真的”

“真的,一两……不,二两罢,我往后再省着点花。”

张红玉揉了揉晴秋的脑袋,没再与她确认。

……

崇元十六年冬月初十,做好全副准备的三老爷穆道勋带领着随从车夫向导等一百多号人前往老虎岭冬猎;焕春销了身契出府,一干小友相送;老太太终究还是从下人房升了个小丫头过去陪伴,你猜是谁是才来没几天的小枣儿……

而二老爷和二太太,则一个跟着三老爷去了老虎岭,冻得哆哆嗦嗦;一个每日到老太太屋里礼佛,被烟斗呛的哈欠连天。

总之,崇元十六年的冬天,就在忙碌与无常中渐渐来临,渡过,而且很快就要立春,过年了!

第29章 连州王

腊月年关将至, 戍北原千里冰封,人鸟绝迹,连州城里却是一派繁华热闹景象。府衙、驿馆、百业千行门庭若市,南来的丝绸商人, 北边的塌它牧民, 打西边来的弥腊游商, 还有从大陆最东端翻山越岭而来的葵乞猎户, 一齐儿在此汇聚, 然后又满载货物, 往天下而去。

瑞昌大街上,穆家、王家两个商行们的伙计, 正比着赛的装点货物, 这边唱“浣州八十!”,那边就要嚷“邺州一百”——这是行话, 所谓“浣州”多指的是浣州来的绫罗绸缎,邺州则是邺州产的山珍香料, 一时间街上声高震天,真真假假却无人能知。

穆敏鸿从家里出来,沿着大街一路逛, 巡察自家药铺、医馆、布店, 然后来到瑞昌街上的余庆商行——这是穆家开的第一家商行,是他爷爷一手创下, 也是家里当前最赚钱的买卖。

“鸿哥儿!”

伙计们一见他,立刻笑脸招呼着, 穆敏鸿也和大伙儿打了招呼, 随手解开一个麻袋,手插|进去, 带出一把桔梗。

他虽然年纪轻,但走南闯北采货看货的经验无比老到,当下便以手掂量掂量,发沉,放进嘴里嚼了嚼,味儿先甜后苦,才点了点头,是真货。

“您放心罢,桔梗、苁蓉都是咱们本地收上来的药材,收的都是纯正不重茬的第一道手,他们王家图便宜收二道手,竟糊弄那些不懂行的睁眼瞎。”

穆道勋不从说人短,只管笑笑,然后叫来伙计头目,问他昨儿夜里怎么样。

“人和货都没事,”头目赶上来,拍着胸脯道:“兄弟们夜里轮番值守,都没敢合眼的,您放心!”

“年关将至,顽皮贼骨的人多,辛苦大伙看仓库,月底人人都给包个大红封。”

“好嘞!”伙计们也听到了,欢呼一声,恰逢对面正喊“青州九十!”,他们便紧接着喊——“青州九百九!”

鸿哥儿听了,笑骂道:“别跟着较劲了,青州也就只有谷子,九百九的谷子又值什么”

大伙儿哄堂大笑,恰此时,对面王家商行的一众也是喧声震天。

“鸿哥儿,你看!”

原来是王家的伙计们正抬着一架崭新的招牌幌子走来,那幌子瞧着起码有丈许长,尽是大红绫做成,上书四个泥金大字——“连州王氏”,左右边上各挂着一串红灯笼,夺目鲜艳,真可谓招摇过市。

“换幌子喽,大吉大利,见者有喜,见者有喜!”王家伙计们七手八脚换上新幌子,王老板便沿街派发红封,还有一封递到穆敏鸿跟前,他笑着拿了。

“鸿哥儿,你看我这新幌子怎么样”王老板得意道。

穆敏鸿抬头,连连点头:“不错,就是今天的风大了点。”

风大

王老板纳罕,关风什么事儿

可等他要问时,穆家那小子已经摇头晃尾巴地走了。

王老板便仰起头,盯着自己新做的店铺幌子出神,没什么问题呐。

忽儿只见一阵风来,那丈许长的幌子叫风吹得卷了边,四个字只露出仨——连州王,嚯,这是要造反起义嚒唬的王老板忙呼喝伙计,叫赶紧往幌子下头坠两只铁秤砣。

余庆商行伙计看了都响亮大笑,同鸿哥儿说道:“三老爷一不在家,对面就换新幌子,这不是明白着欺负您嚒”

穆敏鸿道:“当街做买卖,谁还管谁家的幌子有本事做得戳破天,我更道一声好!”

街那头杏花酒楼跑堂一溜烟儿跑过来,见了鸿哥儿忙附耳说了两句话,鸿哥儿:“他都招了”

“招了,我们昨夜里就看见他在五蕴寺那头给那些要饭的发钱,被咱家几个脚夫兄弟逮了个人赃俱获,正绑在后厨啃大萝匐(fú,萝卜)呢!”

鸿哥儿眸光一沉,扭脸看了看王氏商行,勾勾手,对那跑堂一番交代,道:“去罢。”

上一篇:咸鱼嫁纨绔下一篇:无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