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谧弯腰拔下箭,将绑在箭上的纸条递给元羡。
元羡接过,展开信纸,上面写着简短的一句话。
[三日后傍晚,朗月亭。]
除此之外,信上干干净净,没有落款。
到底是谁?
元羡皱眉思索良久,也认不得这字迹是谁的。
“殿下?”温谧叫了他一声。
元羡回过神来,把信纸递给他,“你认得这字迹吗?”
温谧看了看,随后摇头,“并不认得。”
“那就奇怪了……”毫无头绪的元羡接过温谧递还给他的纸条,再次逐字逐句地看起来,喃喃自语道,“究竟会是谁呢?这朗月亭又是在哪儿?”
“殿下,朗月亭在城外东边的朗月山上。”温谧回答道。
“朗月山?很远吗?”
否则,为何约在傍晚?
“骑马的话,往返两个时辰,不算远。”温谧回答完后,见元羡似乎是想去那朗月山,赶忙问道,“殿下三日后要去?”
元羡点头,“去看看究竟是何人。”
“殿下,还是不去为好。”
元羡转身往府里去,边走边说道,“今日他能烧掉一个厨房,三日后我若是不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去看看也无妨。”
温谧眉头紧锁,左手握着剑柄,“殿下,万一……”
“没事的,若他是想要取我性命,便不可能给这纸条给我。”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应该是想找他聊聊。
只是不清楚要聊什么。
不过看这情形,怕是来者不善。
“殿下,是否需要先安排人过去?”
元羡摆了摆手,“不用,他们应该早就安排了人在朗月亭附近,恐怕去了也是徒劳。”
要想得知对方是谁,那就看看三日后,在那山上见到的是谁吧。
不过目前,元羡是毫无头绪。
“对了,”元羡转过身,神情严肃,“先不用告诉萧庭煦,等三日后,我再决定。”
“是。”温谧应道。
——
三日后,元羡准时从府里出发,骑着马往朗月山的方向去。
前两天,柳珏和恒王爷来过府里。
那天晚上,由于着火,闹得动静很大。所以,他们两个一来,问得也是关于着火的事情。
元羡只说是火工不小心打翻烛台所致,其余再多的,他没再透露。
午后,热气更甚。
元羡抬手擦了一下滑落到下巴上的汗,表情格外凝重。
马蹄声“哒哒哒”地响彻在耳边,他的脑袋里同样也是乱糟糟的。
一个时辰似乎过得格外漫长,等到了山脚下,元羡整个人还是懵的。
温谧叫了他一声,他这才反应过来,翻身下马。
“殿下,到了。”温谧说道。
元羡抬头看着面前的山,朦胧的夜色笼罩着整座巍峨的山,带着一种虚无且又飘渺的色彩。
他不再迟疑,埋头上山。
温谧对身后的人做了个手势,于是,四人留在山下,四人跟随他们上山。
上山的路还算好走,只是走了不多久之后,元羡抬头看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青石板台阶,发现是得走好一会儿才能到山顶的亭子。
不过,一路走来,元羡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也没有发现任何风吹草动。
这不是好迹象。
因为这说明,对方十分小心谨慎。
说不定,旁边的草丛和高大的树上,藏的全是盯紧他们的人。
越是这样想着,他的心里越是发毛。
他回头看了一眼温谧,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殿下,怎么了?”温谧问。
“没什么。”元羡把话都咽了下去,继续埋头往前走。
约莫走了小半个时辰,天色渐渐暗了,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
元羡终于看见前面有一抹亮光,心里又激动又害怕。
越走越近,亭中的景象看得更加清楚。
突然,他停住了脚步。
站在亭下,望着他的人,身形为何那样熟悉?
他迟迟不敢再往前,瞪大眼睛仔细去看。
可谁知,亭下的人却突然朝他走来。
他被吓得不禁退后半步,嗫嚅着骤然失去血色的嘴唇道,“傅……傅晟?”
他怎么会在这里?
是他约见自己?
不应该啊。
自己不可能认不得他的字迹。
他也不可能做出杀人放火的事情。
“殿下,是我。”傅晟面色平静,向元羡行了个规规矩矩的礼。
几个月不见,傅晟看起来似乎憔悴了不少,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完全不复往日风采。
如果元羡没记错,傅晟新婚才不到一个月吧?
这就到苏州来了?
那他什么时候从京都出发的?
元羡由于紧张而攥紧的拳头很快松开,因为待傅晟走近,他终于看清亭中,还坐着一个人,是三皇子元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