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台+番外(293)

在犬戎大军脚下,清浅的涧中溪水浮起一片粼粼的赤金色波光,倒映出了溪涧两侧被黑暗笼罩的山崖。火光迅速地越来越明亮,山崖之上的黑暗也被渐次照亮,仿佛蛰伏已久的凶兽,猛然睁开了眼睛。

水波骤然摇荡起来,荡开一片片纷乱的涟漪。溪水倒影映在尤班单于的双目中,他仅余的左眼珠几乎一动不动,死死盯视着涟漪之中摇动的影子。

在崖壁上,树木浓黑的阴影,突然动了起来。仿佛在阴暗的影子中滋长出了恐怖的庞然大物,缓缓延伸出看不到尽头的黑影。

火光摇曳,浩荡无际的大军,在两侧崖壁之上,缓缓显露出了接天蔽日的阴影。

——这才是,真正的镇北大军。

旌旗招展,在崖顶的火光中骤然展开。

当中大旗之上,手书“镇北”二字,左右拱卫“莫”、“熊”、“虞”、“严”将旗,鲜明的颜色在暗夜火光中显得格外艳烈,随风飘扬,如同一面面震慑人心的招魂之幡!

犬戎残军大惊,人喊马嘶骤然嘈杂而起,乱作一团。

崖壁之上,熊涛站在莫老将军身后,大笑道:

“尤班单于,我等奉大将军之命,在此,恭候多时了!”

尤班单于伏在马上,几乎喘不过气来。他一口气猛然哽在胸膛中,浑身上下的血液仿佛都在此刻凝滞了。汹涌的疫病终于攻破四肢百骸最后的防御,尤班单于的手脚剧烈地抽搐起来。

原来在天际现身的,根本不是镇北军,而是扮作镇北军的羽林军。他们兵力不足,便故意扬起烟尘,掩盖行迹,犬戎大军乍见大军从北方而来,顿时大乱,不得不向西退走青屏山。

为了防止他生疑,戚玉霜更是故布疑阵,在扼虎口摆下巨石,堂而皇之地宣告自己在青屏山中设伏,激他上钩。戚玉霜早已料定,他误认为羽林军埋伏在青屏山中,最终必然选择避开身后的“镇北军”,强闯青屏山。

而真正的镇北军,早已在青屏山中布下一个开口的圈套,正等着他们撞入其中!

原来,从看到“镇北军”的一刻起,他就已经陷入戚玉霜的陷阱之中了。

尤班单于的身体剧烈震颤着,他再顾不得任何形象,嘶声大吼道:“撤军!”

就在此时,遥远的溪涧入口处,火光骤然大亮。

戚字大旗,轰然展开,在涧口的明亮火光中熠熠生辉。

戚玉霜,到了。

犬戎残军,如同一头钻进瓮中的鱼鳖,终于被彻头彻尾地堵在了狭长的涧谷之中,

那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金甲人影,闲庭信步般,出现在了崖壁之上。

莫老将军、熊涛、虞冀、严伯栩面上皆露出激动之色,齐声道:“大将军!”

戚玉霜依旧身披着那身熟悉的金甲,却没有系那道赤红的战袍,而是换成了一条素白色的罩甲征袍,袍上几乎没有任何花纹点缀。她的额头上也只带了一条银抹额,从远处来看,活脱脱一位年轻俊秀的白袍小将,仿佛退回到了十几岁时候的模样,通身的煞气似乎也柔和了几分。只有当与她眼神对视时,才能感受到那种掌权已久、睥睨天下的威势——眼前的,终究是大将军戚玉霜,而非当年初出茅庐、锐气无双的少将军。

熊涛低声哽咽道:“大将军,您清减了。”

戚玉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甲:“好了,我没事。”

莫老将军等人也知道,戚玉霜这副打扮,是因为天奉帝驾崩城中,举国哀丧,三军为之缟素。镇北军远道而来,战事紧迫,未及易服,也无人责怪,可戚玉霜身为托孤重臣,若依旧身着红袍,外披金甲,未免就失于臣节了。

尤班单于的双眼中映照着煌煌如日的金甲,颤抖得几乎要滴出血来。

戚玉霜慢慢转回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尤班单于,笑道:“尤班单于,疫病可复发否?”

“你……!”

似乎在欣赏着尤班单于被困在崖底的狰狞绝望之态,戚玉霜嘴角含笑,道:“你可知,这是何地?”

耳边的水声,似乎越来越响,方才还极为细微的声音,此刻仿佛在不断地加重,那声音宛若怒龙,又仿佛惊涛拍岸,响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这是什么声音?

脚下的溪水,似乎在不知不觉之间,又上涨了一寸,几乎没过了马蹄与人的靴底。寒气从水中浸入人体内,许多犬戎士兵开始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寒颤。

这是何地?

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刻,鹰师副头领之前心中含糊的念头,骤然一片雪亮。

六水绕京师,除沂河、淯河,还有一水,因其横穿青屏山,远远观之,如铁索拦腰缚猛虎于地,冬枯夏盛,故大孟人谓之曰“伏虎河”,谓其涧曰“降虎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