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台+番外(271)

老堂主的语调慢慢变得迷茫,对这段少年时期的回忆,似乎已经有些模糊了:“我与高小姐倾心相爱,谁想,她一朝替我上街买药,遇到了……”

“当今圣上。”

风声呜呜,穿庭而过,忽明忽暗的火光,将老堂主的侧脸照得一片昏暗。他苍老的面颊上沟壑纵横,数不清的皱纹投下一道道暗沉的阴影,在说到这一句时,每一道纹路都在轻微地颤抖,仿佛贮藏着一种深刻的、不可言说的痛苦与无奈。

“以她之貌,京中无人可与相尚。陛下一见倾心,求为侧妃,因为陛下太过急切,她直接被一袭花轿,抬进了王府。我不堪打击,削发为僧,剃度香积寺,法号‘寂空’。”

“从此,我与她,再不能相见。”

横贯数十载光阴的爱恨,在短短几句话中,交代殆尽,像是一笔浓烈的墨迹,泼在了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刻,留给之后数十年的,只有茫茫的雪白之色。

高贵妃把持六宫十数年,宫中几乎无人有所出,背后,恐怕正是老堂主在暗中相助。

“所以,当年害死元慧皇后的毒药,也是你赠予高贵妃的了?”戚玉霜目光深深地望着他,忽然道。

老堂主的喉咙忽然哽住,半晌后,他轻声道:“是。”

没有否认,没有辩解。老堂主的目光中,终于露出一丝无法掩饰的痛苦之色:“那味毒药,无色亦无味,无可觉察,虽并非置人于死地。却能加速人五腑病发衰亡之速。元慧皇后如此,陛下如今,也是如此。”

“因此,此毒,无药可解。”

神医手中药,最终变成了一柄杀人的刀。

戚玉霜双眉骤然竖起,目光中闪过一丝裹挟着怒火的杀意,一个字一个字道:“不知这数十年间,寂空禅师,良心可安否?”

元慧皇后,从头到尾,只是一位被迫卷入宫廷斗争的无辜之人。她生在清贵之家,选配了一位少年皇子,本以为能白头偕老,夫妻恩爱。不想皇位旁落,懦弱的夫君竟一朝登临大宝,她从此成为天下之母,在华服与金银堆砌而成的尊贵牢笼中,困守着彻骨的冰冷与没有尽头的孤寂。

若非周显意外降生,她这一生,恐怕在青史之上,都无可书写,只能化作一对程式化的陌生字眼,作为谥号,永远代替她的名字:

——“元慧”。

戚玉霜的目光如同利刃,深深地剐在老堂主心中最为痛苦之处。

他皈依佛前,前十年,是为了情伤,而之后的十年,是为了双手之上洗也洗不掉的鲜血。

老堂主声音中微微流露出一丝颤抖:“我罪孽深重,不容于佛前,不配称医者之心,有愧于忠良之后……”

他助纣为虐,帮助高贵妃把持六宫,左右朝堂,满朝忠良之难,他亦罪无可恕。

因此,那天他在京外馆驿之中偶遇戚二小姐,心中忽然一动,鬼使神差地将那三卷医典,留给了戚玉云。

“原来如此。”戚玉云轻声道。

老堂主道:“我对不起戚家。你本有学医之心,这些,就权当做是我的一点补偿吧。”

戚玉云抿着双唇,目光深深,没有说话。

老堂主抬起眼睛,看着她复杂的神色,再一次叹息出声。只是这一次的叹息,似乎显得格外悠长:“我毕生所学,皆在那三卷医典之中,我把它留给了你,想来如今,你已经彻底参透了。”

“你是我唯一的亲传弟子,从今往后,回雁堂,就要交到你的手上了。”

老堂主的双耳中,渐渐向外溢出了一丝黑色的血液。

戚玉云的瞳孔猛然一缩,她顾不得旁的,瞬间迈步上前,就要把老堂主的脉搏。

可那血液,却越流越多,逐渐从老堂主的口鼻之中溢了出来,蜿蜒而下,如同浓烈的墨色,洇开大片潮湿而深沉的痕迹,令人触目惊人。

老堂主轻轻地把她推开,缓慢地说道:“为师能教给你的,都已经……教给你了。我这一生……恐怕从未做过一件正确的事……”

“希望你,是我唯一正确的……选择……”

他的眼前越来越模糊,所有的光线,慢慢暗黑了下来。却似乎又有一道极明亮的月光,映照在雪上,将庭院照得一片大亮。

墙头上趴着一个年轻的少女,容色宛如枝头最鲜妍的桃花,倾国倾城,她嘟着嘴,用手指着雪中的一枝碧桃,娇嗔道:“大个子,你是谁?快帮我折一枝桃花来!”

他的声音有些遥远,就连自己都听不清楚:“你是谁?”

少女娇声笑了起来,声音宛如银铃:“笨蛋,我是老爷的女儿,你难道不认识我?”

那清脆的声音,在大雪飘扬的风中,显得格外悦耳,如同天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