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女仵作(重生)(5)

梁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语气冰冷说道:“没留下什么马脚吧。”

黑衣人头低了几分:“没有,属下都处理干净了。”

“如此最好,下去吧。”梁训摆了摆手,让人退下。

黑衣人是梁训的随身暗卫,名唤鬼面。

鬼面来去匆匆,这么一个小插曲愣是没几个人注意到。

宴席散去,梁训本要回房休息。

走到岔道口时,脚步一转,往寻音阁的方向走去。

夜深人静,寻音阁的主人早已睡下。

梁训放轻动作推门而入,本欲上前看看,又担心自己身上酒味太重,熏着床上那人,只敢远远看上一眼。

最终什么也没做,转身离开。

梁训不知晓的是,床上那人在他离开后,紧闭的双眼就睁看开来,眼中毫无睡意。

……

镇国公徐典及徐家七子尸身还在叛军手里,说是出殡出的也是生前战袍。

安放八具战衣的棺椁从镇国公府抬出,京城中百姓自发穿着麻布素衣前来为国公送行。

为首的徐老夫人看到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人群中,一个较为年长的白发老者站了出来:“老夫人,我等皆受过国公爷的庇护,今日不请自来送老国公一程,还望夫人见谅。”

徐老夫人深吸一口气:“多些诸位挂念,老身再次替国公爷谢过诸位。”

不知人群中哪位妇人先开了哭声,没过一会儿府外哭声一片。

“夫人节哀,我们绝不相信徐将军会叛国,徐家忠勇,我等心中有数,不是奸人随便一句污蔑就可以诋毁的。”

“夫人,我们都相信将军!”

人群中一言我一语的声源,让这段时间沉浸在悲伤中的徐家人赶到一阵暖意。

徐老夫人率领徐家一众女眷郑重拜谢百姓,感念他们如此坚信徐家。

棺椁出门,青壮年百姓上前帮忙扶棺,一时间长安城内哭声不断,沉浸在悲伤之中。

更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太康新帝梁闻身扎白布,到场为老国公送行。

亲眼目睹这一切,梁闻深刻体会到徐家于百姓,于整个太康王朝意味着什么。

丧事结束,徐老夫人与新帝辞行。

梁闻眉头紧皱,心有不忍:“老夫人,您……”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梁闻能给徐家最好的安排。

徐老夫人看着他:“陛下,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朝堂事杂,还望陛下多多保重身体。”

梁闻觉得喉咙酸涩,想说的话都哽在喉咙里,上出去下不来,憋闷的很。

徐老夫人进宫辞行时,徐晚棠也被梁训的人请了出去。

密儿站在徐晚棠身边,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身子紧绷,做好了若有危险,随时冲上去保护姑娘的准备。

“九姑娘,别来无恙。”

梁训进门时,就看到徐晚棠不紧不慢的坐在位置上品茗,和身旁紧张的侍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徐晚棠抬头,就看到一道欣长的身影款款而来,遮挡住了一大半光线。

“见过王爷!”

徐晚棠起身行李,语气淡淡的,听不出任何情绪。

两人目光对视,沉默了好一会儿。

在梁训打量她的同时,徐晚棠也在看着他。

只是一个探究意味更多,另一个,则是极力咬牙,才勉强掩饰住自己的恨意。

眼前是让她徐家家破人亡,父兄惨死的,污名加身的仇人。

徐晚棠自问没有那么大的胸怀,让她能做到不恨。

梁训眼中多了几分玩味:“听闻九姑娘经牢狱一遭,心智已如常人,本王有些不敢相信,不曾想竟是真的,倒要说一声恭喜了。”

徐晚棠态度不卑不亢:“徐家突逢大难,晚棠侥幸恢复神志,若是可以,晚棠倒是愿意痴傻一辈子,换父兄平安。”

梁训微眯了眼眸,随即轻扬嘴角:“九姑娘宽心便是,若真是清白的,总有真相大白于天下的一日。”

徐晚棠故作听不懂的样子,向梁训服了服身:“谢王爷宽慰。”

徐晚棠谦和疏离的态度,让梁训起了几分欣赏的意味。

他原是以为,徐家为了保这傻女,定会选择举家前往皇陵。

为彻底除掉徐家,又让他们成为对付梁闻的一把刀,他可算是煞费苦心,在京城去往皇陵的路上安排了一出截杀的好戏。

只可惜,因着徐晚棠突然清醒,自愿入奴籍,前往耒阳,使得他在路上做的一些列安排都打了水漂,当真是白费他一番心思。

至于为何没有在去耒阳的路上动手,一则是觉得徐家不会选择耒阳这条路。

二则,是他接到消息,南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使盛云锦近段时日要去耒阳。

那可是个面善心黑的狐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动手,要想讨得好实在太难。

上一篇:表姑娘有身孕了下一篇:拜将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