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两国虽战事连连,通商却从未中断。
只是彼此的商人在对方国家常遭受鄙夷歧视。
秦归晚喜出望外。
东羌商队常年游走在两国之间,对置办大楚的照身帖和路引之事简直轻车熟路。
“你一会找人要点做护膝的材料,我先做一对试试。”
“等出了佛堂,你想法出府拿给他们看看。
“若是他们满意,问他们需要多少对护膝,我来做。”
离开东羌前,她母亲提前找人换了一些大楚银票给她。
虽然不是特别多,但足够应付她逃出沈家后两三年的开支。
如今,她不缺银子,缺的是博得东羌商队好感,求他们帮忙的机会。
“主子,那怎么行,要做也是奴来做。”
“缝护膝多麻烦啊,万一你用眼过度,又引发眼疾怎么办?”
“不会,我尽量只在白天做,每天缝一小会。我手艺比你好,做的拿出去卖更值钱。”
第33章 正妻
秦归晚的缝绣手艺确实登峰造极。
一提到这事,青枝就想骂沈晏之。
当初,秦归晚为给沈晏之做护膝和锦衣,跑去东羌皇宫的针工局,将里面的女绣官逐个请教一遍。
最终练就了一身缝补刺绣的好手艺。
这狼心狗肺的东西,真不配主子的付出!
“青枝,你只需找人要羊皮,锦布和棉线等物即可。”
“牛膝粉草药之类的东西,让那些商人拿到护膝自己往里填。”
青枝不愿秦归晚操劳,又拗不过她,最后勉强答应出去要东西。
要到东西回来,再三声明,秦归晚每天只能缝一小会,决不能伤了眼睛。
秦归晚爽快应下了。
这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一滴水落入大海,并未在沈家引起任何涟漪。
只因还有四日便是顾濯缨的冠礼。
贺妙心忙着打扮收拾自己。
杜氏忙着给两个女儿置办衣裳,想法子让两个女儿惊艳四座。
沈群山依旧每日听杜氏汇报沈晏之行踪。
得知他这些日子一直在翰林院勤勤恳恳忙公务,还算满意,叮嘱杜氏不可懈怠,要继续盯着。
沈老祖母也收到了顾府专门送来的请帖。
她见沈晏之官复原职后一切还算顺利,又动了处置秦归晚的心。
只是,这个节骨眼,实在没时间动手,思来想去,决定等顾府赴宴结束再说。
一时间,沈家上下一派和谐。
唯一着急的是兰香。
沈晏之经常回来已是半夜,并无机会到秋棠院。
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勾引。
她虽心急,却不敢表现出来。
只得每日苦思冥想,想着如何找机会办成此事。
*
因明日便是冠礼,今日的顾府上下忙成一片。
奴仆们正有条不紊地布置着府邸。
尽管已是深秋,府里却依旧湖山叠翠,奇花烂漫,芳香馥郁。
单是从大楚各地移来的奇花异草,便能让人眼花缭乱。
昭华长公主带着一众奴仆在府中施施而行,一一审视布置。
走到明兰院不远处,长公主忽顿住脚,问身边丫鬟。
“本宫让人准备的画像,送到世子爷屋里了吗?”
丫鬟恭敬回答:“回主子,一早就送去了。”
长公主轻笑一声,径直进了明兰院。
院外奴仆齐齐行礼。
顾濯缨在屋内听到动静,将身子陷于椅中,叹息,“又来了。”
长公主前几日上香回京,一到府里就开始给他张罗婚事。
当不成纨绔已经够烦心了,现在还要匆忙娶妻,简直烦上加烦。
一想到要匆匆娶一个不喜欢的女人过一辈子,他就觉得遍体生寒。
路绥提醒,“世子爷,你该出门迎接长公主。”
顾濯缨不动。
路绥知他性子,也不多言。
长公主进了屋,见桌上乱七八糟堆满了女子画像,他坐在椅中,一副生无可恋模样,倒也不恼,慢悠悠坐下。
“怎么,没有一个中意的?”
顾濯缨散漫起身,随手拿起一幅画,展开摊到长公主面前。
“母亲,你看看这个。”
“什么关内侯嫡孙女,其他不说,这脸长得鞋底一样,我娶她还不如每天自己照镜子。”
扔下手里这幅,随手又拿起另外一幅。
“再看看这个雁门童家三房的幺女。”
“我记得她每次进京都要来我们顾府,我见过她不止一次,一张脸除了寡淡无趣还是寡淡无趣。”
“不涂胭脂水粉,连我们府中扫洒丫鬟都不如。”
“这画上人简直美若天仙,如此弄虚作假,她不觉得羞耻吗?”
说完,扔下又拿起下一幅开始点评。
四十个女子画像,从他口出描述出来,瘦的不够圆润,胖的不够纤细。